金秋时节,稻浪翻滚,香气满溢。9月24日,玉溪市通海县里山乡中铺村一组的20亩生态稻田,迎来了改造后的首个丰收季。这片稻穗飘香的土地,曾是荒废多年的半坡地,已蜕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种养殖基地,田间地头处处是农户忙碌的身影。
基地内,阶梯式水田亮眼夺目。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沉甸甸稻穗泛着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农户们手持镰刀,弯腰穿梭在稻田间,“唰唰”的割稻声此起彼伏,割好的稻穗运至打谷机旁,机器轰鸣中,饱满稻谷落入袋中,每一粒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远处青山巍峨,近处绿水环绕,金黄稻田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秋日丰收画卷。
“我来这里租了20亩栽种稻谷,并养殖鳝鱼、鲫鱼,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把基地盘活,也带动村民共同有受益。”基地负责人马候介绍,这里已经有35年多没有栽过稻谷了,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了田地荒废。
近年来,受年轻人外出务工影响,中铺村大量半坡田地因无人照料,逐渐沦为荒地。退役军人马候,怀揣着对家乡土地的深厚热爱,主动流转下这20亩荒废土地,决心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他不仅在这里种下水稻,还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水田里套养稻花鱼与鳝鱼,构建起“稻渔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这种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确保水稻与水产品绿色健康,又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让一亩地实现“稻渔双收”,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稻谷今年第一年种,总体来讲,长势比较好,每亩产量在400公斤以上。”马候介绍。
中铺生态种养殖基地产出优质粮食,让荒废的土地重新“活”起来的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乡村发展。水稻收割完毕后,基地将于10月1日至2日举办摸鱼节,游客可走进稻田,亲手体验摸鱼的乐趣,品尝新鲜的稻花鱼,感受乡村丰收的喜悦。(开屏新闻 记者李春丽 通讯员朱雁飞 吴文汝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