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以“聂耳和国歌”为主题的国歌五华广场,将在昆明人民中路与抗战胜利堂之间现有的市政小公园全新完成提升改造并整体向公众开放。
国歌五华广场占地面积约10.2亩(6800平方米),包括广场出入口、聂耳主题文化墙、聂耳主题雕塑、抗战胜利钟等区域。
步入广场,中央矗立着由著名雕塑家袁熙坤老师倾情设计创作的聂耳雕像。作为从云南走向世界的艺术家,袁熙坤老师以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将青春聂耳意气风发的神韵凝铸于青铜——左手握拳,右手挥拍,气势不凡,象征着当时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怒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雕像基座则嵌有23菱转盒,象征聂耳23年短暂而辉煌的生命;底座镌刻《义勇军进行曲》手稿及“为国而歌”的题词,展现聂耳与国歌的历史联结。
聂耳雕塑一侧,是以“聂耳与国歌”为主题的文化墙。文化墙左侧以五线谱为弦贯穿始终,象征聂耳一生与音乐结缘、用音乐谱写生命乐章、最终成为国之歌者的光辉历程。右侧为国歌的诞生背景,详细记录着《义勇军进行曲》是如何从一首电影主题曲变成一首鼓舞中华民族觉醒并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歌,再成为每个中国人都必唱的国歌,并时刻激励着中华民族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间部分为“人民的音乐家”的题词和国歌谱曲,写尽了聂耳从所生所长的昆明五华走向全国,并投身革命浪潮的人生轨迹,也凸显了从童音到国魂的革命奋斗史。整个墙面以灰色为主,既庄严又肃穆,也起到时刻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作用。
广场一角的抗战胜利纪念钟,由绿意草坪和云南特有的民族符号环抱着,指针永恒定格于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这一时刻,正是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行之时。同时,纪念钟下面镌刻着“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云瑞东路入口的小径旁,一棵清雅挺拔的缅桂花树静立一旁,树下的景观石上刻着“青春聂耳”,象征聂耳与初恋之间纯真的情感寄托,为庄严氛围注入一缕人文温情。(开屏新闻 记者杨质高 文 五华区委宣传部供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