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托举低收入群体稳稳的幸福
昆明信息港    09-30 23:11:06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明确从2025年10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不仅是一组数字的变更,更是政府发挥调控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2170、2020、1870,这组数字背后承载的不仅是政策温度,更是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坚实托举。

此次调整的核心目的明确——为了更好地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推动其工资合理增长。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确保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能够切实分享发展红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工具,其适时调整直接关系到众多劳动者家庭的生计与尊严。从2070元到2170元,从1920元到2020元,从1770元到1870元,这每一档增加的100元月最低工资,以及相应提高的小时工资,对于一线劳动者而言,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购买力提升,是应对生活成本上涨、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的有效支撑。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此次调整是云南经济发展成果反哺民生的生动实践。随着区域经济的稳步前行,让低收入群体共享发展红利,不仅能缓解生活压力、提振消费信心,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为地方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当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新标准,劳动者权益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劳资关系也将更趋和谐,这无疑为云南构建更稳定、更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奠定了基础。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通知中明确了用人单位的支付责任和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的维权途径,这为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好的政策要真正惠及于民,还需要加强宣传,让广大劳动者知晓自身权利;需要强化劳动监察,督促用人单位自觉遵守;需要畅通投诉、调解、仲裁、诉讼等渠道,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云南此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朝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它不仅在数字上提升了保障的底线,更在理念上彰显了发展的温度。期待这场“及时雨”能持续滋润民生土壤,让每一次上调都成为低收入劳动者“日子更有盼头”的清晰注脚,让更多人在云南发展的进程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周姝雅)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