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深挖特色资源聚焦精品创作——文化华章绽放光彩
云南日报    10-06 09:43:45

身穿大理扎染服饰的年轻女孩们微笑着舞动裙摆相互拍照,并将照片实时发送到各大平台,让更多人共赏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在大理市凤阳邑村的“有风小院”,因现象级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只为亲身感受剧中的田园诗意生活。

近年来,云南以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立足多元文化富集与自然禀赋独特的优势,通过深挖特色资源、聚焦精品创作,构建起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支撑的文艺发展体系,推动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不断涌现,让彩云之南的文化华章在全国舞台上光彩绽放。

打造文艺精品 激活创作生态

“十四五”期间,我省聚焦精品创作,文艺力量充分彰显,在各大奖项评选中收获累累硕果。2022年至2024年,前期扶持文艺作品60个,资助资金3519.6万元,创作推出的电影《我本是高山》、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等3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桂梅老师》荣获“文华大奖”,电影《九零后》《再见土拨鼠》《屋顶足球》荣获“金鸡奖”,电影《一点就到家》《我本是高山》荣获“华表奖”,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荣获“飞天奖”,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荣获“白玉兰奖”“金熊猫奖”,群舞《摆出一个春天》荣获“群星奖”,《大河》《十寻》等6部作品获得“骏马奖”……全省文艺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凝心聚力作用进一步凸显。

围绕“打造精品”这一文艺创作的核心目标,我省持续健全体制机制,高位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写入《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扎实推进文艺繁荣发展工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任务书、绘制路线图。在资金上给予强有力保障,出台《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以“前端为辅,后端为主”,扶持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激活全省各地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的积极性,引导云南文艺创作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各州(市)委宣传部及全省文艺工作者积极配合,不断发掘优秀作品,推进重点创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深挖特色资源 书写文艺新篇

“十四五”期间,我省以深挖特色资源为根基,以聚焦精品力作为抓手,多措并举激活文艺创作的“一池春水”。

通过制定《云南省文艺创作重点选题指南》,以“揭榜挂帅”“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云南特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灵感。同时,创新开展“艺术家第二居所”等工作,深化与中国文联、华策集团等“央字头”机构及头部企业合作,让云南风光与人文底蕴成为全国创作力量的灵感源泉。持续擦亮“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彩云奖”等品牌,办好澜湄国际电影周、聂耳音乐周等活动,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提质。在人才培养上,2022年至2024年投入2636.7万元扶持17项重大文艺活动,通过名家文艺采风等链接全国资源,遴选青年骨干赴京深造,为文艺发展储备新生力量。

我省扎实做好项目储备。超前谋划,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国家重大战略,紧盯重大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及宣传推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等选题,扶持储备文艺作品;重点策划,深入实施文艺繁荣发展工程,聚焦讲好“五个故事”、景迈山茶文化等重大选题,整合一流团队和资源,创作推出一批体现中国精神、展现时代发展、宣传云南形象的精品力作;围绕“五个一工程”评选,建立作品重点项目清单,从创作生产、打磨提升等全方位全流程跟进,常态化调度重点作品创作生产,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到创作实践的精准落地,云南走出了一条特色资源转化与精品创作共生的发展之路。这些浸润着云南特色的文艺作品,既讲好了云岭大地上的民族团结故事、生态保护故事、奋斗圆梦故事,也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深入人心。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中,云南正以更昂扬的姿态续写文艺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云南日报 记者侯婷婷

编辑:张水燕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