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这是禄劝县人大代表李军铭记于心的信念。作为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和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李军始终践行长征精神,以履职为民为己责,以移民“稳得住、能致富”为己任,创新打造“党支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带领223户830名支持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搬迁的乡亲,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造血、生态增值”的乡村振兴新路。
面对搬迁后居民收入渠道变窄、就业机会少的现实难题,李军深知增收致富是当务之急,更是人大代表的重大使命。他依托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的历史底蕴和社区“老船工”后代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和人大代表桥梁作用,创新打造“红色教育+”产业融合体系,盘活闲置房屋,建成10家集“研、学、食、宿”于一体的“老船工之家”营地民宿(44间房102个床位),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和干部培训基地。面对激增的培训需求,他果断提出“民宿扩容计划”,由党支部牵头租赁民房建成26间客房的“老船工酒店”,建立“农户+集体”双增收机制,以实招拓宽了移民增收渠道。
为深化集体经济与红色文旅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李军创新履职方式,推行“红色产业链党建”模式,构建“党支部+企业+农户+职业经理人”四位一体发展格局。他牵头组建村集体公司,以公司化、合作化、规模化发展富民产业。这些实体专注于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宣传推广、移民技能培训,并围绕“老船工精神”传承和乌东德高等级航道,开发红色旅游与工业旅游项目,有效实现扩岗增收。
为做强金沙江红色文旅产业,李军带领党支部筹划开发连接皎平渡、洪门渡的红色游船项目。在项目因经营主体、资金等问题停滞、几乎夭折的时刻,李军作为人大代表主动担当、调整思路,向上级提出由“老船工”撤股自主创业的新方案。他积极协调资源,牵头整合移民力量,通过村企和移民自筹资金注入老船工集团,统一规划线路、建设码头,成功购入3艘船舶进行游客运输,建设两个临时漂浮码头;线路拓展至鲁车渡,串联两个乡镇红色资源,使水上客运和红色旅游专线平稳起步,确保移民在产业支撑下自主创业、自主发展,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产业兴、能致富”目标。(禄劝县人大常委会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