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昆明网友的朋友圈里悄悄传开:“小雨点饮品坊的书胜利爷爷,走了。”老人离世的消息传来,无数网友纷纷留言悼念。10月5日,长期帮忙照料小店的陈姐以“陈姐生活时光”之名在小红书发布博文“爷爷和奶奶团聚了”,让“小雨点”的温暖故事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这家经营近二十年的小店,不仅用5元奶茶、10元猪扒饭,陪伴着昆明一代人度过青春岁月,更以跨越海峡的坚守与对陌生人的善意,在快节奏的当下,为人们浇灌出一片满是温情的精神绿洲。“小雨点”的名字由书爷爷的妻子张聪敏所取,这位曾在台湾图书馆工作的老人觉得,“小雨点能滋润大地,又不至于让人狼狈”,这份细腻心思也成了小店的精神底色。
书爷爷的一生,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生动注脚。祖籍湖南的他,4岁随父母赴台,后与祖籍江苏、台北出生的张聪敏结婚。2001年,已退休的两人在朋友推荐下前往吉林生活,最终因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定居于此。2006年,由两人共同经营的小雨点饮品坊正式开业——这间由两室一厅民居改造的小店,后来被两位老人从房东手中买下,成了他们扎根大陆的“家”。近二十年间,物价飞涨,但店内猪扒饭等招牌餐品从最初的定价只微调过一次,这份“好东西要给自己人吃,不能随便涨价。”的坚守,是对“同胞”二字最实在的注解。当独子早逝的伤痛被岁月磨平,小店早已超越营生的意义,成为两位老人落叶归根的精神原乡。
2023年11月,75岁的张聪敏奶奶因病离世,这场温暖的故事迎来最动人的续篇。86岁的书爷爷独自守着小店,手脚渐渐不灵活,点单、收银都有些力不从心。消息传开后,一场自发的“拯救小雨点”行动悄然展开,超200名志愿者组建队伍轮流帮扶,年轻人收银点单,阿姨们打扫卫生,设计师免费制作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外省学生甚至快递来垃圾袋表达挂念……从线下排队打卡到线上外卖开通,这场“拯救小雨点”的行动,没有宏大叙事,却用最细碎的善意证明,真诚永远能唤醒真诚。
正如“人间有味小雨点”的书法所书,真正的滋味,从来都藏在人心的温度里。“关心我的人很多,多到我都记不住了。”书爷爷指着书架上的相框介绍,这幅剪纸画是广西的朋友送的,在昆明的台湾同胞常来看我,各级政府也定期来慰问、帮我解决生活困难。“感谢同胞的关怀,让我感受到这么温暖的人间。”书胜利说。
在“小雨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久违的“社区温度”。三面墙的杂志、墙上的漫画像、顾客熟稔的招呼,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早已不是单纯的餐饮空间,而是邻里的情感驿站——生病时能拿到备用感冒药,孩子能多获一块饼干,老人能找到聊天的伙伴。当城市的钢筋水泥隔断了邻里往来,“小雨点”用二十年几乎不变的价格与温情,维系着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联结。这种联结无关利益,却让无数人在奔波中找到喘息的角落,正是现代社会最稀缺的精神财富。
如今书爷爷离去,将在另一个世界与妻子“重开小店”,但“小雨点”留下的精神永不褪色——它不仅藏着两岸同胞溶于日常烟火的血脉亲情,见证着陌生人善意接力撑起的生命晴空,更诉说着坚守良心的平凡人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的真谛。春苑小区的巷口或许再难听见那句中气十足的“你好请进”,但这份温暖从未消散,5元奶茶的甜、10元猪扒饭的香,连同那些跨越海峡的牵挂与陌生人的援手,早已化作昆明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在时光里静静流淌、温暖人心。(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