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我省绿电装机超1.5亿千瓦,居全国第一
开屏新闻    10-11 22:24:49

2025年10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前四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占GDP比重稳定在5.7%左右,持续巩固第一支柱产业地位;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6%,2024年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9%,成为拉动投资核心动能。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1.67亿千瓦,其中绿色电力装机超1.5亿千瓦,居全国第一。

能源固定资产投资

成拉动全省投资增长核心动能

在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方面,我省有不少显著成就。云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介绍,我省能源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支撑引领经济增长作用稳定发挥。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能源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7%左右,能源持续巩固发挥全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与作用;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6%,2024年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9%,成为驱动工业转型升级、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核心动能。

我省持续巩固“绿电+先进制造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支撑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全国排名前十水电站中

云南有6座

与此同时,我省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多能互补格局渐趋完善。千万千瓦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国重器”投产发电,全国排名前十水电站中,云南有6座。金沙江下游四座巨型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新能源装机超过6800万千瓦,其中“十四五”新增5500万千瓦,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1.67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61.8%,其中绿色电力装机超1.5亿千瓦,居全国第一,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

自2022年起,全省发电量跨越4000亿千瓦时大关,预计2025年发电量达到4900亿千瓦时,绿色发电量占比超85%。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实现“从无到有”,新型储能装机迅速增长到598万千瓦,规模居南方电网区域之首,跑出了储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速度。

“已核准在建4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规模达590万千瓦。争取到60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规,建成后相当于再造一个云南电网主网架。”陈杰表示,我省传统能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2024年,原煤产量从5796万吨增至6612万吨;原油加工量从976万吨提升至1156万吨;继中缅油气管道后,第二条跨省天然气管道(百色—文山)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改变我省天然气气源供给单一的局面;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项目投产,天然气、石油规模化储备实现“零的突破”。

能源可持续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

随着科技创新迭代升级,我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

据陈杰介绍,白鹤滩水电站创造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等6项技术指标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水电界的“珠穆朗玛峰”。金沙江流域智能调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原风电智慧运维、光伏智能巡检等技术持续升级。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布局,建成首座加氢站及绿氢智慧工厂。储能领域形成完整技术产业链,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抽水蓄能等领域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红河电厂全国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产,具备单机容量大、机组效率高、节能环保综合效益优等特点,树立了绿色低碳转型新标杆。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复杂条件高坝工程智能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省生产煤矿基本实现机械化开采,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5个。能源互联网建设助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昆明市被列为全国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全省建成8家虚拟电厂。创造性建设云南省数字能源平台,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释放能源大数据价值,能源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

累计“西电东送”6500亿千瓦时

云南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注册主体约9.8万家,2024年省内市场交易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实现交易规模“十连增”。

云南向南方电网区域送电能力达到4220万千瓦,“十四五”以来,累计“西电东送”6500亿千瓦时,有力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

推进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十四五”以来新建成2回、在建1回高电压等级跨境输电线路,现云南已建成线路达15回,线路数量和通道能力居全国之首。推动建设澜湄区域统一电力市场,2024年云南跨境电力贸易量达40.5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0%以上,约占澜湄区域的8%。众多能源企业成功走出去,积极参与能源国际开发合作。

在民生服务保障方面,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全面推行,全社会“获得电力”满意度大幅提升,工业用电、居民用电价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已基本建成“适度超前”的公共充电服务网络。城市配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持续加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居民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91%和 99.62%。积极探索“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板下经济”发展。新建天然气支线超900公里,累计建成天然气管道3528公里,天然气管网已覆盖12个州(市)56个县(市、区)。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原则,切实推进民生用能清洁化。(开屏新闻 记者闵楠 

编辑:周姝雅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