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玉溪抚仙湖发现盖螺科1新属8新种
开屏新闻    10-11 22:28:49

10月11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在云南抚仙湖水域系统研究中,发现并命名了盖螺科1个新属、8个新种。

抚仙湖是云南水域面积第三大、也是最深的淡水湖,形成于约340万年前的上新世。这里不仅拥有15种特有鱼类,近年来还陆续发现了淡水螺新科“鳞顶螺科”等多种淡水软体动物,展现出了惊人的淡水生物多样性。

以南昌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衔的合作团队,通过形态学、解剖学与分子系统学综合研究,确认了一个抚仙湖特有新属——远岸螺属,下含银匙远岸螺、大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和俞元远岸螺4个新种;同时,在昆明螺属下又发现了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珍珠昆明螺和流萤昆明螺4个新种。所有新物种均为抚仙湖特有,分布区域狭窄。

▲1-8分别为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流萤昆明螺、珍珠昆明螺、银匙远岸螺、大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俞元远岸螺

分子系统学和分子钟分析表明,远岸螺属与昆明螺属互为姐妹群,约在1300万年前分化成两个属;其中昆明螺属的抚仙湖特有分支在晚中新世发生辐射演化。这一时间早于此前地质学研究所推测的抚仙湖形成年代,提示抚仙湖可能比原先认为的更为古老。

研究者通过对贝壳形态、胎壳微雕刻、齿舌和生殖器结构的系统比对,结合四个线粒体与核基因片段的分子分析,验证了新属与新种的独立性与可靠性。研究还绘制了基于多基因数据的最大可信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揭示了抚仙湖淡水螺类的复杂演化关系。

此次发现使抚仙湖已知的淡水软体动物种类增至41种,再次凸显了该湖的高特有性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开屏新闻 记者杨质高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编辑:周姝雅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