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不断强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声传千里 护佑万家
云南日报    10-13 07:36:28

7月8日至9日,彝良县出现强降雨天气。7月8日23时45分,彝良县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彝良县气象局通过应急广播前置机编辑生成语音信息,经报审后,于7月8日23时58分,向全县16个乡镇(街道)播发。角奎街道龙石村、牛街镇南厂村等收到预警后,经研判请示,利用应急广播前端喊话,提醒群众加强防范、注意避险,助力263户869人安全转移避险,有力有效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省应急广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

应急广播是党和政府向公众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应急信息的传播系统,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应急信息“最后一公里”精准发布的重要传播渠道。近年来,云南多措并举,推动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精准高效、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广播服务应急管理的能力,有力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安全规范运行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自然灾害频发,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广电工作特殊使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管理使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连续4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2年纳入全省民生项目清单和10件惠民实事。分管省领导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5次召开全省性的推进会、现场会、调度会。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8.66亿元,共建成1个省级平台、16个州市级平台、129个县级平台、1.6万个乡镇行政村前端、13.6万个终端。

为强化管理,省广电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应急厅、省气象局等12个部门先后印发《云南省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等25份文件。组建了应急广播指挥调度中心,11个州(市)编办发文明确应急广播管理机构。省、州(市)、县将应急广播运维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省级财政每年补助每个县5万元运维经费,为应急广播长期通、优质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云南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应急广播设备的报修、维修,全流程管理。

省广电局印发《云南省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实施办法(试行)》,将应急广播纳入安全播出管理,集中监测、一体调度。今年入汛以来,为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省广电局成立5个检查组,对应急广播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州(市)、县进行工作提示。省、州(市)级平台加强监管和指挥调度,强化对终端在线、信息播发、异常状态的监测,每日对比下级平台播发数据;常态化开展应急广播网络安全检查与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督促整改。

6月以来,省广电局集中调度9次,向州(市)、县进行工作提示、点对点调度89次,对终端在线率低的州(市)、县及时进行通报。各级平台制定完善技术运维、运行管理等制度,做好日常运维管理,完善自台监测手段,加强培训演练、巡检维护;各级应急广播传播覆盖机构每两周开展线路巡护、技术测试和维护管理,建立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应急广播“响起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9月28日,记者来到武定县高桥镇己梯村采访。这是一个被美丽的格桑花环绕着的小村,和煦的阳光下,群山苍翠,村民们正在村前村后的庄稼地里忙碌着,一点都看不出这儿不久前刚经历过冰雹等灾害。“冰雹等灾害没有对我们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受伤,这都得益于应急广播的预警。”有村民说。

7月14日18时40分,武定县气象局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息。在收到应急信息后,己梯村监测员凤丽韫发现险情并及时向己梯村委会报告。经研判,18时50分,凤丽韫通过应急广播用汉语和彝语向村民喊话:“各位父老乡亲,武定县气象局18时40分发布了冰雹橙色预警,我镇预计未来6小时将会出现冰雹,请大家及时将家禽、牲畜驱赶至有顶篷的场所,并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设备,外出劳作的村民请及时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凤丽韫介绍:“此次应急喊话3次,累计时长3分钟。通过应急广播喊话,让己梯村广大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听到预警声音,在地里干活也能听见安全警示,促使己梯村172户农户提前妥善安置了自家的牲畜、家禽。”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全省各地。今年6月以来,昭通市通过应急广播累计播发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369次。特别是“7·09”特大暴雨灾害中,镇雄、威信、彝良、永善、盐津等县播发暴雨、山洪及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23条,累计转移群众9759人。入汛以来,全市共助力转移3.26万人,昭通应急广播在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蒿子坝片区村民请注意,昌宁县气象局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未来几小时内会有持续性强降雨,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请大家立即携带贵重物品,带领家人按照预定路线做好撤离准备。”7月10日清晨,昌宁县翁堵镇立桂村的应急广播突然响起。此后不久,立桂村蒿子坝蒿外滑坡点发生小规模山体滑坡,造成路基下沉200米、涵管堵塞2处、农作物受灾150亩。由于应急广播的及时播报和村委会的有序组织,位于滑坡点附近的35名群众通过“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的方式,全部提前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

今年入汛以来,云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及实施细则,充分发挥覆盖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建立机制、落实责任,推动应急广播切实发挥作用,有效助力防汛救灾工作。汛期,我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区的传输设备和线路进行重点巡检和保障,全省13.6万个终端在线率保持在93%。红河、楚雄、普洱、曲靖等州(市)开展防汛救灾应急培训及演练,让乡镇、村使用管理人员敢用、善用应急广播前端进行喊话,确保所有终端在汛期能“响起来”。

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应急广播系统聚焦预警类、救援类、恢复类应急信息,以县级应急广播平台为主体,县级气象部门将预警信息通过应急广播主要发布到乡镇范围,乡镇和行政村经过研判后再及时通过应急广播精准喊话到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助力涉险群众及时避险。今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全省气象等县级部门通过应急广播共播发应急信息共4742条,形成了81个典型案例。应急广播凭借快速传播、精准发布、使用方便等优势,为基层治理增添“声力军”,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南日报 记者张雪飞)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