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滇池,数量有100多只,这意味着昆明将很快迎来一年一度的观鸥季。这是自1985年以来,红嘴鸥连续40年与昆明相约。”10月10日晚,都市时报一则题为《100余只!红嘴鸥先头部队已抵达滇池》的消息在昆明人的朋友圈迅速传播,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这则令昆明市民和到昆游客关注的新闻。12日中午,央视新闻也在重要时段播发了相关消息。
报道披露:红嘴鸥抵昆越冬后,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会像往年一样开展保护工作,检测监管鸥群的健康状况,安排鸥粮生产,设置投喂点等。从往年的经验来看,到10月底和11月初,鸥群将陆续抵达昆明,在滇池各湿地和滇池大坝集结后入驻翠湖,然后是大观公园、海埂公园、环西桥、盘龙江等地,下个月昆明就将进入观鸥、喂鸥的最佳时节,并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除了占绝大多数的红嘴鸥外,来昆的鸥群里还有棕头鸥、银鸥、小鸥、浮须鸥、三趾鸥等种类。可见,40年与红嘴鸥亲密共处,昆明人已经十分熟悉它们的来历和起居生活,已经将它们视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为鸥群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记录它们的活动和变化,既是保护这些美丽的鸟类,探索大自然的奇妙所在,更是在对市民和游客讲述生动的环境保护故事,书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昆明篇章。
接下来的近半年时间里,红嘴鸥的身影会一直陪伴昆明人。那么,我们应该为这些如约到访的老朋友们做些什么呢?
一是多措并举,让爱鸥护鸥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目前在红嘴鸥常驻的各大景区,都能看到醒目的提示牌,提醒游客文明观鸥。除了这种静态提示,不妨利用地铁车厢内屏幕、公交车车体广告、户外大屏和楼群灯光秀等渠道,发布爱护红嘴鸥内容的宣传片、海报和提示语,动态地提醒更多人保护红嘴鸥。
二是利用好观鸥季这个时间节点,加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力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现在更多实例中,让昆明成为世界看得到的生态和谐之地;同时,也要通过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及时曝光相关的不文明行为和违法案例,态度鲜明地对伤害野生动物、破坏环境的行为说“不”。
三是为外地游客尽兴观鸥提供便利。除了像往年一样推出观鸥指南、交通出行提示之外,可以发动志愿者群体在各观鸥点提供讲解、指引,通过社交媒体推出一些“小众”观鸥点的出行、停车、游览攻略,分散主要景点的压力,同时让滇池畔更多景点、打卡地为人所知。
四是用好昆明40年人鸥和谐相处的历史积淀,推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红嘴鸥冰箱贴、玩偶等文创产品上市,也有相关的书籍和音乐作品开始流传。接下来,昆明在这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通过文艺工作者和创意设计师,让绿美春城和红嘴鸥的故事记录得更多,传播得更远。(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