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李转生:田间“筑梦人”点亮乡村振兴路
“双江融媒”微信公众号    10-13 11:36:38

在双江县勐勐镇南宋村的田野阡陌间,有这样一个身影:他脚踩泥土、手捧希望,用科学知识唤醒沉睡的土地;他心系乡邻、肩扛责任,以实干担当带领群众蹚出致富路。他就是南宋村大丙山组组长、双江县勐勐镇全丰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兼烤烟种植技术员李转生。从传统农耕的“破局者”到特色产业的“开拓者”,从村容村貌的“守护者”到邻里乡亲的“贴心人”,李转生用智慧与汗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属于新时代农民的奋斗篇章。

破局传统农业 铺就产业致富路

“庄稼人要想富,不能光靠老经验,得信科学、闯新路。”这是李转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大丙山组“刀耕火种产量低、品种落后收益少”的困境都看在他的眼里。看着乡亲们守着好地却过着紧日子,李转生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为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李转生成了“拼命三郎”。参加市、县农业部门组织的烤烟种植、西瓜栽培等培训20余次,买回《现代农业技术大全》等专业书籍反复研读,多次跑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请教专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的技术要点见证着他的执着。

图片

2023年,他在自家40亩责任田里搞“试验田”,试种优质水稻、高产品种玉米和烤烟,他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操作,光是水稻育秧就试验了3种模式,烤烟烘烤调试了10余次温度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的试验田创下多项当地纪录:水稻亩产达1050公斤,比传统种植增产40%;玉米亩产600公斤,翻了近一倍;烤烟亩产3.5担,上等烟比例达70%;试种的80亩西瓜更是亩产4吨,收益远超预期。

“一花独放不是春”。李转生把自己的“致富经”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村民。他挨家挨户动员,手把手教学,甚至自掏腰包为困难户购买优质种子。村民李正华起初半信半疑,在李转生的带动下试种5亩烤烟,当年就收入3万多元,如今已扩大到20亩。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大丙山组村民的科学种植蔚然成风,2023年以来,仅烤烟、西瓜两项产业就带动村民增收280余万元。

无私奉献全局 绘就优质服务网

为让产业“抱团发展”,李转生牵头成立勐勐镇全丰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南宋村、千福村等4个村的烤烟资源,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服务。合作社目前种植烤烟面积达到1000多亩,还带动烟农到其他乡镇流转土地700多亩发展烤烟。此外,他还种植80亩西瓜、25亩坚果,形成了“烤烟为主、多业并举”的特色产业格局。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李转生在抓好自家产业的同时,主动对烟农机械化备耕、理墒、打塘、移栽、盖膜、培土、施肥及烘烤机使用、管护、维修等进行一系列培训指导。让一批批烟农对机械化使用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在关键节令镇上都会邀请他前往部分镇域烟区进行培训指导,他都是放下手中的活计第一时间前往,这样的不定期培训,李转生每年都要无偿进行10多场次,烟农张芝艳说:“有这样一位好的辅导员,我们种植烤烟更有信心了,明年我家打算要多种植几亩。”

图片

扮靓乡村容颜 筑牢振兴基础桩

“村里环境好了,日子才过得舒心。”李转生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美家园。作为村组组长,他把改善村容村貌当作分内事,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扮靓每一个角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李转生总是冲在最前面。2023年雨季,村里主干道多处泥泞塌陷,他带领村民冒雨清理淤泥,用锄头挖、用肩扛,连续3天奋战在一线,最终平整路面20公里,清理道路杂物垃圾20余吨。他还组织村民对3条老化沟渠进行清淤修缮,让200多亩“望天田”变成了“保收田”。村民们说:“转生带头干,我们跟着干,再苦再累也心甘。”

为推动绿色发展,李转生成了环保理念的“宣传员”和“践行者”。他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活动10余次,带领党员群众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死角;连续两年组织在村道两旁种植芒果、核桃等果树100余亩。在他的推动下,他们组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等纳入村民自治范畴,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2024年,该组被评为勐勐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组”。

图片

情系乡邻冷暖 架起党群连心桥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李转生心里装着一本“民情账”,谁家有困难、哪家有矛盾,他都了如指掌,主动上前帮忙。

对于村里的困难群众,李转生总是格外牵挂。独居老人赵阿婆行动不便,他经常去看望,帮忙买米送菜;低保户李金科缺乏劳动力,他组织志愿者帮忙抢收玉米;农忙时节,他还牵头成立“互助小分队”,帮助缺乏劳力的家庭播种、收割,每年服务群众50余次。

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李转生有自己的“土办法”。他常说:“村民纠纷没大事,就怕没人管、没人劝。”近三年来,他参与调解的土地边界、邻里口角等纠纷35起,成功率100%。2024年,两组村民因灌溉用水起了争执,眼看就要动手,李转生赶到现场,先拉着双方到自家田里“冷静”,再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达成用水协议,还顺便修通了一条共用沟渠。村民们都说:“转生办事公道,我们信他!”

从田埂上的“土专家”到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从村庄整治的“排头兵”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李转生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奉献书写忠诚。在他的带领下,南宋村大丙山组的产业旺了、村庄美了、人心齐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正如他所说:“只要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苦点累点不算啥。”这朴实的话语,正是一名新时代农村带头人最动人的初心写照。

编辑:张义瑶(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