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村规民约“制定难、落地难、执行难”等情况,创新实践“四共四化”工作法,推动村规民约从“墙上条文”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指南,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共商共建,科学化定策
为解决村规民约“谁参与、怎么定”的核心问题,凤仪村秉持“多方协同,共商共建”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协商机制,确保村规民约制定合法合规、反映民意。组建“四方”联合起草工作组,由村“两委”成员负责统筹协调,乡贤提供传统智慧,技术能手贡献产业视角,法律顾问严守合法底线,共同推进村规民约的制定。通过走访,梳理公共秩序、环境治理、移风易俗等6类17项重点内容,起草村规民约内容,并召开院坝会 、村民代表会 、村企共建议事会等会议20余场,收集修改建议180余条。严格履行民主程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规民约内容逐条审议、表决,并最终形成符合共同利益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事、村民定”。
共建共管,精准化执策
为突破村规民约“知晓率低、落实难”的瓶颈,凤仪村贯彻“上行下效,共建共管”理念,构建宣传引导、党员示范、积分激励的多元体系。采取“线下+线上”双轨宣传,开展专题讲座26场,入户发放手册超2000份,绘制文化墙15面;通过智慧党建平台推送动漫解读12期,制作垃圾分类图、红白事流程图等9类场景化实用指南,有效提升村规民约的知晓度。建立“包片联户+积分评价”机制,划分21个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在村规民约讲解、示范、积分初审等方面的职责,将村规民约的执行融入党员日常管理,形成党员带动、群众跟进的良好氛围。构建“行为——积分——实物——荣誉”激励体系,将7项村规民约内容量化为积分指标,由“ 道德评议团”评议,村民能获得数值不等的积分,积分数与评选“十星文明户”、兑换生活用品等挂钩,从而激发村民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村民由“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
共评共议,动态化调策
为满足村规民约“需优化、要合规”的现实需要,凤仪村建立村规民约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村规民约与时俱进、符合民意。每季度末邀请法律顾问审查村规民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争议的内容,累计开展“体检”12次,年均修订优化内容15项以上。建立“座谈+平台”意见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汇总群众反映村规民约执行难的情况,并及时讨论修订。同时,围绕参与率、满意度、矛盾纠纷量及调解成功率等指标,每半年对村规民约执行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优化村规民约内容。
共督共护,长效化守策
为实现村规民约“防偏差、可持续”的长效运行目标,凤仪村坚持“一以贯之、共督共护”理念,构建全覆盖、全流程的监督体系,筑牢村规民约长效运行防线。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村规民约制定、积分评定及重大决策,累计提出监督建议20余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覆盖,有效杜绝执行偏差。构建“干部+党员+群众”监督体系,村干部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党员骨干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收集民情民意,带动身边党员参与监督;鼓励村民互相监督,及时发现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坚持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全年公开重大决策、积分使用及处罚结果等事项30余项,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保信任,确保村规民约行稳致远。(安宁市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