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至10日,涛源镇农技人员对旱地优质稻适应性鉴定试验项目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过严格的收割、称重、去除水分杂质等流程,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580.8公斤,远超500公斤的预期目标,标志着涛源镇旱地优质稻试种项目取得成功,为当地山地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开辟了新的路径。
今年,涛源镇在涛源村委会涛西村组织实施旱地优质稻适应性鉴定试验项目,种植面积3亩。此次试种的是“旱优73”品种,采用了石榴与旱稻的套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石榴树前期生长较慢、树荫稀疏的特点,在果树行间种植旱稻,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光照和水肥资源,实现“一地双收”,又通过高矮作物搭配,有效抑制了杂草生长,提升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采用了科学配方施肥、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一系列先进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充分适配了涛源镇山地多、土层薄的特点,更实现了显著的节水节本效果,做到了高产与高效的有机统一。
涛源地区山地多,水资源相对紧张,传统种植模式受限较多。此次旱地优质稻试种成功,不仅验证了“旱优73”等节水抗旱品种在涛源山地的适应性,更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体系。这一成果将为涛源及周边山地农户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土地效益提供有力参考,助力山地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节本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