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梁春林:十九年风雨助学路搭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师宗融媒    10-15 09:18:39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伸了一把手,现在自己能帮助别人时就尽一点力。”这句被乡村教师梁春林挂在嘴边的朴素话语,是他坚持助学19年的初心,更是他用行动书写“师者仁心”的生动注脚。

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仅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更以脚步丈量崎岖山路,用爱心浇灌民族之花,搭起了一座连接不同民族、温暖无数心灵的“民族团结连心桥”。

清晨,细雨如织,山间云雾缭绕。梁春林驾着车踏上熟悉的盘山道,车轮碾过湿滑的路面,在颠簸的山路上前行,两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路程对梁春林来说已是家常便饭,19年来,他一直奔赴在这样的路上,把一份份实实在在的爱心,送到各族孩子的手中。

在五龙中学的教室里,梁春林请来的专业志愿者正为孩子们检测视力,每一组数据都会精准反馈给爱心人士,不久后,定制眼镜便会送到他们手中;在高良中学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他不仅为贫困学生递上资助款,还为贫困女生和全体女教师送上贴心的护理用品;在窝德完小,当崭新的被子和校服分到孩子们手中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份朴素的礼物,让校园瞬间充盈着纯粹的快乐。对孩子们而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份被深深惦念的温暖。而这些,仅仅是梁春林爱心助学行动中一个寻常的片段。

梁春林的助学之路,源于童年那份深刻的温暖。幼年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他,在上学过程中,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份温暖深深烙印在梁春林心中。“我当时就想,如果将来我有工作了,我一定要像那些爱心人士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06年,梁春林成为特岗教师后,面对大山里许多像他当年一样需要帮助的各族孩子,他毅然开启了助学之路,从个人资助30多名苗族学生起步,将感恩化为行动。

他曾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疏导因白化病而自卑的女孩走出阴霾,多次看望残疾儿童,并为孤儿、单亲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对于因智残无法入学的孩子,他抽空送去物资;每年入冬前,他都会提前备好棉衣棉被帮助各族寄宿生温暖过冬;他还为办公设备老化的学校筹款购置桌椅、电脑和打印设备……点点爱心,温暖着各族孩子的心灵。

19年来,梁春林辗转文山、红河、曲靖三地,共联系爱心人士300多名,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00余人,资助金额达270万元。他曾荣获“最美教师”“中国好人”。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是爱心的传递。在梁春林的影响下,许多曾经受他帮助的各族青年,如今已走上社会,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并且也投身公益,将这份团结互助的精神接力传递。“这是我们觉得做这件事最欣慰的地方。”说起这些,梁春林的眼里满是笑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梁春林依然在路上,继续朝着有光的地方前行。“我的初心就是想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做起来了,也习惯了,以后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只要我还有精力去做,我一定会把它好好地做下去,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受益”。19年步履不停,他走出的不仅是一条助学路,更是一条饱含深情的民族团结路,让各民族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温暖中共同成长。(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艳红 徐泽雄 陈忠荣

编辑:张义瑶(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