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滇池度假区:环滇乡村美 湖畔旅游兴
人民网-云南频道    10-15 17:52:38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滇池度假区”)迎来文旅热潮。10月1日—8日,滇池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超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0.56亿元。环滇乡村游成为市民游客假期出行热门选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在滇池度假区,“石城”“杜曲”“海晏”,这些叫得响的古渔村,以各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注脚。

1

海晏村湖岸风光。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供图

海晏村:落日渔歌下的诗意归处

在滇池东岸,海晏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作为昆明滇池东岸现存唯一紧邻滇池且保存较完整的古渔村,它有着600多年历史。村内完整保留了滨湖鱼骨状街巷格局。村道两侧,白墙灰瓦的“一颗印”民居错落有致。石龙寺、昆华女中旧址、萧大中故居等古建,传承着历史文脉。

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访古旅游,更为奔赴一场与绝美日落的约会。

海晏村面朝滇池,拥有一线湖景。站在古码头遗址,可毫无遮挡地观赏到红日缓缓落入滇池的美景。

第一次来到海晏村的北京游客吴女士就被这里深深吸引,“看夕阳沉入湖面,天空被染成橘红,就宛如油画一般,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围绕落日美景,海晏村精心打造了“七彩落霞”的壮丽景观,涵盖了高端民宿、地道滇味美食、16匠人坊等多个业态。

“双节”期间,观景区、餐饮店、咖啡馆人流如织。村内到处可见游客手捧咖啡、鲜花等,留下“人生照片”。

游客的涌入让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村民杨俊龙去年回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咖啡馆,“双节”期间,200多平米的小院每天顾客爆满。

“一天能卖一万多元。”杨俊龙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之情。如今他又在村里租下了近十处民居,准备拓展餐饮业等。

据统计,目前在海晏村,有119家经营户入驻,共创造360余个岗位,98户村民通过房屋租赁实现户均年增收10万—15万元。

2

杜曲村的乡愁壁画。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供图

杜曲村:漫画里的乡愁时光

杜曲村,以酒曲得名,以文创焕新。

元朝年间,尚、李两姓家族迁居于此,杜康徒孙携酒曲而来,酿出乡里闻名的美酒。

时光流转,现在杜曲村的酿酒技艺虽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村落的文化基因却在新时代被重新激活。

这一切,始于“点亮滇池 圆梦春城”文创大赛的邀约。滇池度假区通过举办这一赛事,邀请云南本土艺术家们走进村庄,共同挖掘古滇故事,畅谈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在这场文创大赛的推动下,漫画家李昆武作为“滇池文化大使”受邀而来。

沿着村内主街,他执笔挥墨,创作出《乡村晚会》《铁匠打铁》《舂饵块》……百余幅充满乡愁的漫画,将文化底蕴、乡村生活、情感乡愁融为一体。吸引摄影师、旅居客、游客等到此追忆乡愁。节假日期间,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000余人次。

“这些漫画,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和童年。”来自上海的旅居客张女士在杜曲村已居住多日,她坦言,“看到墙上画的干农活的场景,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的生活。”

随着精品民宿、林下经济、艺术空间等业态初现雏形,去年,杜曲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11万元。

“等民宿建好了,我会叫更多的朋友来云南感受与众不同的魅力。”张女士笑道。

3

石城村村景。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供图

石城村:石韵食香里的静谧之地

石城村的石文化源远流长,奠定了乡村旅居产业的独特基底。

相传,“古滇国”都城的精美石刻多出自此地的工匠之手,加之石城村曾是滇王囤积粮食、加工谷物的重要场所,还有着“食城”的美誉。

近年来,为发展乡村旅游,石城村以党建引领,开展生态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拆除违建、修复硬化路、新建环村路、清沟渠……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走进石城村,崭新的道路如丝带般蜿蜒,随处可见村民巧手堆砌的假山小景;碾米房旧址中,碾床、碾砣……见证着“古滇国”的印记;凤山寺、李家大院、花椒井等21处人文景观被悉心留存;曾经摇摇欲坠的土屋得到妥善保护,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打卡之地。

在石城村,美食也成为留住游客的关键。招牌美食滇王老酱鱼、鲜美暖胃的羊汤锅、爽滑消暑的豌豆粉、农家特色烧苞谷……构成“舌尖上的石城”图谱。

近年来,借助滇王老酱鱼的特色IP符号,带动当地餐饮及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美食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未来,石城村将朝着滇池边的‘食城’为目标进行打造,形成‘食宿游’一体化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滇池度假区大渔街道办事处石城社区党委书记郭永福介绍。

这些美丽乡村如珍珠般缀于滇池之畔。为方便游客串村旅游,节假日期间,滇池度假区首条村庄旅游线路“大渔金三线”往返开行,将海晏的湖岸风光、杜曲的漫画墙绘、石城的石韵食香串联成线,同时“滇池七点半”直播呈现滇池多元之美,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变成可触可感的惬意时光。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