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百家省级社科学术社团教育组第四次“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暨“论语雅韵·国乐传心”传统文化与音乐融合活动在昆举办
云南国际广播    10-15 18:44:15

  鼓点铿锵,唤醒千年文脉;丝竹悠扬,奏响时代新声。2025年10月12日,百家省级社科学术社团教育组第四次“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暨“论语雅韵·国乐传心”传统文化与音乐融合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与云南广播电视台FM101.7《周末番茄酱》栏目联合主办,省社科联教育组十八个社团的有关人员和胖太阳少儿艺术团的少年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王高伟在活动中致辞,他说,在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与“论语雅韵·国乐传心”活动的隆重举办,既是社科领域深化理论学习的实践之举,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探索。他强调,省社科联发起的“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以学铸魂、以学促干,为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指明了方向。教育组积极参与“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各社团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云南地域文化结合起来,为构建民族团结示范区、促进和谐云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现场,云南大学著名教授熊思远作了《聚焦“十五五”:承前启后谋新篇——9.29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专题讲座。他谈到,2025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求统筹推进收官与谋划工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我们锚定了工作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他回顾了从“一五”到“十四五”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价值,也谈到“十四五”收官数据见证的发展成就,还对“十五五”作了前瞻:即承前启后的使命担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线。他强调,从“一五”的奠基到“十五五”的谋篇,五年规划的接力棒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要以9.29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为指引,总结过往成就,把握未来方向,共同书写“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新篇!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陈勇强就2025年百家省级社科学术社团教育组四次“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作了总结,他介绍到,今年四次“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一是举办了教育组首次集中学习活动,充分学习和理解“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的意义。二是教育组成员参加了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系统了解了从建党、建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历程,特别是云南在滇西抗战、边境自卫还击等历史事件中的重要贡献,并对现代军兵种构成及武器装备发展有了深入认识。三是第三次学习教育活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儒学精神与健康养老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剑辉作了《“讲好五个故事”,提升城市红色文化底蕴研究》讲座;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陈勇强副会长分享了《聂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追求的一生》;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衡作了《聂耳传播爨文化的故事》的讲座,解读聂耳与爨碑;作家陈坚推介了新作《孔门》。活动期间,云南省红十字会专家还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和实操演练。四是开展了“论语雅韵·国乐传心”传统文化活动。

  教育组第四次活动总结结束后,举行了“论语雅韵·国乐传心”传统文化与音乐融合活动。融合展演部分精彩迭出——诵读环节中,18名“云南少年孔子奖”获得者领诵之下,众人齐声诵读《论语》经典,朗朗之声回荡在活动现场,唤醒《论语》千年智慧;情景剧表演中,孔子故事生动再现,至圣先师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的风范宛在眼前;民乐演出环节,琵琶《十面埋伏》激昂铿锵,古筝《高山流水》清越悠扬,传统音乐之美直击心灵;非遗展示环节,张衡、杨德云等著名非遗传承人现场“炫技”,分别演示传拓、火笔书法和呜嘟演奏,技艺精湛,令人叹服;国家级评茶员技师、国家级茶艺师技师杨晶蕊则与学生进行了茶道互动,一盏茶汤,传递东方生活美学,让在场者亲身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此次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与音乐融合的形式,既是“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的一次创新尝试,更让千年文化在展演互动中“活”了起来。未来,《周末番茄酱》将继续携手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继续深耕文化传承,让经典与时代同频,让传统与创新共生,让更多青少年爱上中华传统文化,在经典浸润中成长!(记者 晓凡)


编辑:张水燕    责任编辑:上官艳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