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县自然资源局: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土地要素保障难题新路径
“葫芦丝之乡梁河”微信公众号    10-16 10:39:5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决策部署,切实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县自然资源局聚焦主责主业,将土地要素保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关键战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破除思想积弊、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梁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

聚焦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定方向

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前瞻性编制和实施《梁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8个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全县64个行政村及2个国有林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效促进空间高效集约利用,为梁河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规划支撑。2024年、2025年,梁河县横路村、大邦幸村、友义村、丙盖村实用性村庄规划获云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划定县域永久基本农田11832.1213公顷,生态保护红线26705.131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844.9557公顷,为项目选址提供了宏观指引,从源头上避免项目“走错门”。预留发展空间,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交通枢纽、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等预留充足的弹性发展空间,保障未来的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图片

聚焦重点项目,靠前服务提速度

成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专班,主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台账。实行全流程跟踪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近三年来,积极组织用地报批,并取得各类用地批复31个,面积96.2191公顷。持续推进芒梁高速公路、马仑河、松山河水库、乡村公益性公墓等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推行“一站式”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线上申报和审批。2024年,梁河县湾中河水库建设项目仅耗时6个月取得省政府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批复,极大缩短了报批时限,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按期落地建设。


图片

精准保障供应,满足多元需求

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优势产业项目实行指标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灵活采取划拨、出让、租赁等多种供应方式,降低企业前期用地成本,加快了项目依法依规落地。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用地。单列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三年来,供应土地33宗,面积26.638008公顷,成交价款12866.2972万元。

盘活存量土地,拓展用地空间

加大“双处置”工作力度,提前谋划,组织对全县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全链条监管台账和一地一策机制,加强批而未供土地供应,通过督促开工、协商收回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土地。2025年,已处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5宗,面积351.45亩,完成率146%;处置闲置土地4宗,面积共计87.7亩;处置年内预计新增6宗,面积共计142.083亩。闲置土地净减少率已达38.97%,完成率达195%。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旧宅基地、工矿废弃地等的复垦,将增加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用于城镇建设。2024年年底连续完成了两个批次增减挂项目报批,面积245亩。鼓励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在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2025年,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3宗,面积2.31067公顷,其中0.3215公顷为梁河县三号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地下部分)用地,开创了梁河县首次供应地下空间项目,切实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率。

图片

聚焦全域土地,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以“零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为目标,大力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完成7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数量89.6951公顷,水田规模251.6741公顷,新增粮食产能170.5260万公斤。截至目前,全县大占补指标剩余7.75亩(均为水田规模),剩余粮食产能17168.85公斤,为各类建设项目落实占补平衡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

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张义瑶(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