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人员在云县大朝山水电站库区菠萝码头开展澜沧江鱼苗增殖放流活动。云县公证处的公证员来到现场核对鱼苗的品种、数量、规格,确保放流过程真实、合法、可追溯。
公证员核对鱼苗规格。记者李春林/摄
据了解,不规范的鱼苗放流活动可能引发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流域生态平衡,模糊的数据记录则会导致后续生态评估失准,影响生态补偿机制落地。在参与监督澜沧江流域鱼苗增殖放流活动的过程中,公证员需要严格核查鱼苗是否符合澜沧江流域生态要求、规格是否达到放流标准、数量是否与计划一致,最终形成的公证书将成为本次放流活动的“法律凭证”。
在接到养殖场的函请后,云县公证处第一时间组建了专项公证小组,提前对接放流方案、熟悉生态要求,运用法治手段确保放流鱼苗品质,杜绝以次充好;确保放流物种契合澜沧江流域生态需求;确保放流过程公开、数据可追溯,让公益行动经得起检验。(云南日报 记者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