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古城区七河镇采取“五级联动”模式 村民林下刨出“金疙瘩”
云南日报    10-17 08:02:08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的山林,后山村委会的村民和建军便扛起锄头走向自家的林地,魔芋苗正破土而出,得趁露水未干赶紧松土。在忠义村的养殖区,散养的土鸡扑腾着翅膀啄食草籽,村民们有的正给滇黄精浇水,有的跟着“土专家”学习辨别药材病害。借助“党建+企业+村公司+带头人+农户”的“五级联动”模式,昔日的寂静山林,已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聚宝盆”。

“以前想在林下种点东西,总是担心选错品种、缺乏技术。现在党员干部直接把课堂办到了林子里。”正在中草药地里除草的忠义村村民李国芹感慨道。经过多年的摸排,七河镇党委明确了魔芋和中草药两条“致富路”。忠义、后山等5个村党支部的党员技术骨干常年扎在山林,从选种育苗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指导农户;懂经营的党员牵头组建合作社,打造750亩党员示范基地,去年开展6场技术培训,让400多位村民掌握了实用技能。如今示范基地里,魔芋叶铺满地,滇黄精齐腰高,一派生机勃勃。

“以前自己种魔芋,不是卖不出价钱,就是找不到销路,现在完全不用愁!”后山村村民王金文指着林边的加工车间笑着说道。七河镇引进了丽江万农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和丽江金源魔芋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大型企业,不仅建成了魔芋精粉生产线和中药材初加工厂,还与村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企业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上门收购村民种植的500亩魔芋和250亩滇黄精。企业还统一发放优质种苗,并指导农户按标准种植,真正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以前各家林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种植,现在村公司统一整合,一切都顺畅多了。”忠义村党总支书记和茂文介绍。村里依托党组织成立综合服务公司,整合村民零散的林地和劳动力种植魔芋,由公司统一对接企业订单;缺人手由公司组织村民协作;技术不过关由公司请人指导。2024年,忠义、后山等5个村的村集体通过林下产业实现收入100多万元。村民们纷纷表示,有了村公司这个“大管家”,种植养殖再不用自己盲目摸索,跟着干就行。

在七河镇的山林里,总能看到几位“大忙人”——他们是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也是大家眼中的“土专家”。忠义村党员和烨华就是其中之一,他带头种植林下中药材30多亩,带动周边20户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这些带头人不仅指导农户种植,还及时分享市场信息,帮助村民少走弯路。

在“五级联动”模式的推动下,村民增收渠道多样——林地流转有租金,参与劳动有薪金,入股合作有股金。“我家3亩林地流转给村公司种魔芋,每年有租金收。平时在林子里干活,一天还能赚80多块,年底还有分红,去年光这三项就多赚了1万多块钱。”后山村的和学花算起账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云南日报 记者李铁成 通讯员和冠南)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