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罗平: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无人机培训催生新型“农田管家”
罗平融媒    10-17 09:21:12

在罗平伟光星河花海营地,农业无人机在教练指引下平稳起降,学员专注操作设备——这里的UTC慧飞无人机培训中心已培育300余名农业从业者,催生出一批专攻无人机作业的“农田管家”,成为罗平以低空经济激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51015101240.jpg

自2022年以来,UTC慧飞无人机培训中心在此开展的农业无人机操作培训班,吸引了三百余名农业从业者。他们系统学习植保、播撒、吊运三大核心技能,从飞行原理到实操演练,全面掌握现代农业“新农具”。这正是罗平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动缩影。

微信图片_20251015101250.jpg

培训以“理论+实践”模式让学员快速掌握技能,课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DJI植保课程》夯实基础作业能力,《DJI果树应用课程》适配高原特色作物,新推出的《DJI农用无人机吊运课程》破解山区物资运输难题,同步开展的CAAC驾驶员培训更打通巡检、物流等多元就业通道。

“以前人工打药费时费力,现在听说无人机效率提高好多倍。”学员余星锋在培训间隙说道,“学好技术既能给自家地作业,还能接单增收。”他早上刚完成理论课程,下午已在教练指导下进行实操训练。这种“理论+实践”的速成培训,让传统农民快速向技术型农人转变。

认证教员陈发浪见证了三年来当地无人机驾驶培训的蓬勃发展:“三年前我们开始培训时全县不足百人持证,今年单是UDC证书培训就达130多人。目前经我们售出的农业无人机达八十余台,每个购机者都持证作业。2025年更提高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速智能装备推广。”这些数字背后,是无人机植保、吊运等服务在当地农业领域的快速渗透。

无人机正在重塑罗平的农业生产图景。在峰林密布的山区,无人机吊运化肥上山效率较人背马驮提升5倍;在万亩油菜花田,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面积超300亩;在合作社生产基地,精准播撒技术让用种量下降15%。这种转变不仅减轻劳动强度,更催生了一批专攻无人机作业的“农田管家”服务队。

微信图片_20251015101247.jpg

在低空经济浪潮下,无人机培训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点。罗平通过“培训中心+农户+合作社”模式,既解决小农户用不起智能装备的难题,又培育出80余个提供专业服务的技术团队。学员们取得的不仅是操作证书,更是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入场券。

这场由无人机掀起的农业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罗平田间地头扎根生长,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能,书写着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编辑:张义瑶(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