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完善省内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助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积极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在云南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三大核心举措,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铁动力”。
织密路网骨架,畅通发展“大动脉”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推进云南铁路建设,铁路营业里程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十三五”末的4123公里跃升至5000公里以上。2021年至202年,累计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383.45亿元,2025年预计还将完成投资36亿元以上,持续为铁路建设注入资金活力。
一批重大铁路工程相继建成通车,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关键纽带。中老铁路(507公里)、大瑞铁路大保段(155公里)、丽香铁路(139公里)、弥蒙铁路(106公里)等新线先后投入运营,新增营业里程约898公里。随着这些线路的开通,云南省14个州市实现通火车,普洱、西双版纳、迪庆、保山等州市也先后迈入动车时代,云南铁路网的覆盖广度与密度得到显著提升,为区域间人员往来、物资运输搭建起高效通道。
升级服务品质,打造出行“新体验”
伴随云南高铁网络的延伸与普速铁路的提质改造,城市间时空距离大幅压缩。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优化客运产品结构,积极推广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宠物托运等便捷服务,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与“高效便捷的通勤”成为现实,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客运量数据亮眼,2021年以来累计发送旅客3.86亿人次,年发送旅客量实现翻倍增长,从2021年的5139.9万人次增至2024年的超10374万人次,2025年预计发送旅客10830万人次,旅客运输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货运能力与效率同步提升。依托不断完善的铁路网及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云南铁路货运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以来累计发送货物3.4亿吨,年均增长4.9%。强大的货运支撑,不仅保障了省内大宗物资运输与跨境物流畅通,更让云南的茶叶、咖啡、鲜花、水果等特色“山货”得以快速运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拓宽了销路。
赋能区域发展,点燃振兴“强引擎”
“十四五”期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发挥铁路优势,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赋能。累计开行省内乡村振兴班列795列,运输货物25.2万吨,为农产品外销、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物流保障;精准对接务工人员出行需求,共受理务工团体682批次,运送务工人员80113人次,助力群众就业增收;丽香铁路、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后,为沿线带来旺盛客流,云南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累计发送旅客约17568.7万人次,带动沿线旅游、餐饮等产业发展。
此外,集团始终坚守公益属性,每日开行4列公益性“慢火车”,以低廉票价与贴心服务,成为服务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群众出行、求学、求医、赶集、务工的“便民车”,切实保障了特殊区域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
未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渝昆高铁建设,积极推动文蒙(已开工)、文靖、临普等沿边铁路项目落地,加快成昆线昆明至广通段复线改造工程及大理至丽江至攀枝花铁路前期工作,并争取将猴桥至芒市、普洱至蒙自、芒市至临沧等铁路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通过进一步优化云南路网结构、强化枢纽功能、提升开放水平,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铁动力”。(云南网 记者彭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