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缘起COP15,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运行得怎么样了?
云南网    10-19 20:04:17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生物多样性,让蓝色星球充满生机,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此,全人类都应为生物多样性努力。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皆需爱护。

七彩云南,如诗如画;生态文明,久久为功。

组图摄影:杜小红 万贲 徐万林 梁春荣 郑远见 杨清舜 刘正凡 张军 金家茂 李成龙 陈重民

2025年10月1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理事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昆明基金2025年支持项目清单》《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运行手册》等文件,批准实施22个全额支持项目,范围涉及34个发展中国家。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助力“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目标实现。

缘起:一只以云南城市命名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

“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在“三江并流”腹地密林中“安居”。亚洲象在滇南热带雨林野象谷里尽情戏水。

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吸引着世界各地生态环保人士的目光。

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 罗爱东 摄

也是云南,久久为功抓生态环境保护,颁布中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稳稳地呵护天赐万物生灵。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2024年5月2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当日,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有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基金的正式启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紧密合作,稳步完成昆明基金初期的建章立制,并累计向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拨付4亿元人民币,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运行:一年前的哥伦比亚卡利,加速基金运行进程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哥伦比亚卡利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期间,主持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理事会会议并出席系列边会。期间,举行了昆明基金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理事会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9个小额项目的评审结果。首批支持的9个小额项目覆盖15个国家,包括中东欧区域1个项目、亚太区域4个项目、非洲区域2个项目、拉美区域2个项目。

此举标志着昆明基金进入了落实“昆蒙框架”的新阶段。

扩围:批准实施支持项目范围涉及34个发展中国家

2025年10月18日,是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发展进程中一个值得标注的日子。基金理事会会议在昆明召开。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共同主持会议并致辞。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肖梅克、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帕里斯、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卡布雷拉、埃及环境部国际关系顾问加拉拉、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协调员努德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司副司长罗宾逊等基金理事会成员、观察员参加会议。

2025年10月1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理事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会议回顾了昆明基金近一年的工作进展,审议并通过《昆明基金2025年支持项目清单》等文件,批准实施支持项目范围涉及34个发展中国家。

据会议介绍,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昆明基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首批支持的9个小额项目已顺利实施,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得到各方面积极响应。同时,昆明基金的管理架构不断完善,独立技术咨询小组正式组建。

会上,安德森感谢中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所作的贡献,高度赞赏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的引领者作用。她表示,昆明基金正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昆蒙框架”目标,呼吁更多国家为昆明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昆明基金遵循国际化运作和多边主义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透明,强化项目执行监督管理,对已批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持续开展跟踪和效果评估。

据介绍,昆明基金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成果宣传和经验推广,挖掘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融资体系,加强与相关国际资金机制在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协同,持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设计实施一批“小而美”的项目,助力发展中国家实施“昆蒙框架”。

记者:左超 张寅 顾彬

编辑:李茜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生态环境部网站、中国环境报等

编辑:邓国梅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