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夯实硬联通 提升软联通 走向心联通
云南日报    10-20 07:53:13

金秋时节,开放的风持续吹拂着彩云之南。云南以激情的奋斗、磅礴的开放力量,书写着新的故事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云南,赋予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重大使命,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十四五”以来,云南的开放思路愈发清晰、开放脚步愈发坚定。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大开放、大发展,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提升,焕发新气象。

一条连接彼此的路

9月,中老铁路再次传来喜讯,中老铁路“一地两检”政府间协议签署,意味着中老铁路通关便利化提升,通关总时长将继续压缩。

通车以来,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黄金通道”,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截至目前,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70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铁路,种植了10多年老挝芒果的中国种植户叶耀前,有了更大的“金色梦想”;老挝琅勃拉邦村民的橡胶搭上了铁路,他们说橡胶的味道,就是致富的味道。用镜头记录沿线变化的老挝媒体人感叹,这是“火车开到哪里,哪里就有发展”的魔力。

“十四五”期间,从云南延伸的大通道,成形起势——

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国内段全部建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通道不断延伸。航空网加快构建,国内外通航点186个,昆明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30个。中缅油气管道全线平稳运行,建成14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昆明获批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为国家级网络顶级节点。

“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快——

云南常态化开行“澜湄快线+”系列国际货运班列,拓展开行“澜湄快线+”中老泰柬国际多式联运货物列车,将“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班列从泰国拉廊延伸至缅甸仰光港,推动“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

一块种出合作花的田

2025年6月,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云南举行。来自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外国友人以及境内外2510家企业,跨山越海,赴一场合作之约。

在走过了12个年头的这一展会中,各方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新意。“综合展、专业办”,专业馆占比近70%;以市场为导向,首次实现全面市场化运作;展会实际签约商贸合同项目153个,外贸合同金额超过84亿元……从“展览展示”到“全链条价值赋能”,南博会正在进行一次次攀登和跨越。

斯里兰卡的客商给出了这样的形容:“来到云南,就有好生意,‘合作田’里总能绽放新机遇的花。”

9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贾蒂鲁维地区的稻田里,孕育着又一次丰收。

2024年,云南走进印尼开展有机水稻种植项目,向当地农户提供有机稻种、农机设备和有机农业技术培训。一年多时间,长势喜人的水稻,惠及125户农户,带动观光农业发展。村长卡威尔说,与云南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生活有了新的盼头。

在云南开放的一块块“试验田”里,创新探索结出新果。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这一创举,打破行政壁垒,开拓跨区域协作“试验田”,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3年时间,国内外无数有志者“追风到磨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合作区经营主体总量即将突破6000户,2024年新引进的3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0.96亿元。

发展,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与周边国家推进共享发展,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合作机制,不断拓展——

目前,云南与9个国家建立了12对多双边合作机制,实现对湄公河国家双边合作机制全覆盖;与39个国家缔结118对国际友城,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友城59对。

各类平台,“拔节生长”——

云南省形成以昆明、曲靖2个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为支撑,以河口、磨憨、瑞丽3个产业园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其他产业园区共同发展的“2+3+N”承接产业转移梯次发展格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实施159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

携手合作,机遇无限——

“十四五”以来,截至2025年8月31日,我省货物贸易总值1.3万亿元。其中,农产品出口总值948.2亿元,历年出口规模均居西部省份第一位。云南贸易“朋友圈”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贸易对象有近200个国家与地区。

一首和和美美的歌

5年来,“跨国春晚”、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中缅胞波狂欢节等活动持续举办,在挥洒汗水和热情中撒播友谊,唱响友谊之歌。

歌声里,有清风、月亮和茶香。

近期,云南省组织的中秋系列活动走进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活动中,云南怒族音乐人歌唱月光,孟加拉国专家手捧普洱茶茶盏,越南面塑艺人诉说儿时的中秋记忆,柬埔寨艺术家跳起欢快的舞蹈,裙摆宛如一朵朵绽放的鲜花。一轮圆月映照,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脸庞上是一样的欢乐,月光架起了一座座走进对方心灵的桥。

歌声里,有山有水,有生活。

盛夏,蝉声如潮,云南博主“滇西小哥”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印度尼西亚民主斗争党总主席、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在温馨的氛围中,她们共同制作了一桌云南美食。

通过一段段视频,云南的诗意和烟火气,传到世界的不同角落,“圈粉”无数外国友人,也吸引他们不远万里,走进云南山水和生活。

歌声里,有温情,有希望。

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之后,云南星夜驰援,成为第一支抵达缅甸、第一支救出幸存者的国际救援力量。

“中国医疗队就像黑暗中的曙光,为缅甸灾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地震让大地撼动,但我们的团结不可撼动。”9天8夜的生命接力,地震废墟之上,中缅“胞波”的双手一次次坚定交握,从绝望中托举起爱和希望。

歌声里,有梦想,有情谊。

5年来,不同地区的外国朋友来到云南,学滇剧、打乒乓球、开餐厅,追求梦想。他们成为新“云南人”、幸福的人,把云南的美定格在画里,把云南的情装进心里。云南取得了建成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一批合作成果。推动与周边国家科技合作,与17个周边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25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

云南为5400多名境外民众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对5万多名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成功救治患儿120多名。面对新冠疫情和各类灾害,云南与周边国家风雨同舟。

在过境免签政策的推动下,“云南游”“云南购”更加便利。云南发起的“世界遗产游计划”等活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更多人的向往。

山河为证,云南开放的脚步铿锵;岁月为名,不舍昼夜的奋斗,成果可感可及。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南阔步向前,朝着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未来继续前行。(云南日报 记者韩成圆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