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角疣犀金龟 通讯员罗斌 摄
近日,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博物馆科研人员在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哺乳动物新物种——永德鼠耳蝠。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名录,也为翼手目动物的演化与分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据介绍,科研团队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认,永德鼠耳蝠与已知鼠耳蝠属物种存在显著差异,其遗传距离达9.4%,达到物种分化水平。新种体型较小,体重约3.4至3.8克,背毛呈深棕红色,腹毛基部棕黑、毛尖灰白,耳屏顶端呈圆弧形,翼膜附着于后足跖骨基部,股间膜腹面覆盖中等密度短毛。
科研人员表示,永德鼠耳蝠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滇西地区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作为横断山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近年持续加强生物资源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为珍稀物种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又讯 近日,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西南林业大学易传辉教授团队,在对保护区开展昆虫调查时,观测并记录到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角疣犀金龟、裳凤蝶,两个物种均为该区域首次记录,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细角疣犀金龟又称五角大兜虫,体长50至55毫米,宽26至28毫米。雄虫背面隆拱,深棕褐色,触角10节,前胸背板甚隆拱。雌虫无角突,体型略小于雄虫,以腐木和腐殖土为食,能促进其分解,在森林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栖息于森林环境中,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
裳凤蝶是凤蝶科裳凤蝶属的一种大型蝴蝶。雌蝶前翅呈黑色或褐色,后翅中室及其周围亚外缘区各室的弯月斑均呈金黄色,其余部分黑色。雄蝶前翅黑色略透明,各翅脉两侧为白色,后翅金黄色,在外缘区有黑色三角斑,尾翼呈金黄色,无斑点。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云南日报 记者王璐瑶 通讯员罗斌 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