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同城充电 “价差”近一倍!何时才能随处充上“实惠电”?
春城晚报    10-20 15:44:04

国庆期间,昆明市民杨先生到曙光小区参加同学聚会时,意外发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实惠选择”。

意外发现:1元充电超三小时

当晚,杨先生来到曙光小区,虽然电动车的电量还有剩余,但想到返程时还要载同学,他担心电不够用,就扫码充了1元钱的电。

当时没留意1元钱能充多久,杨先生估摸着能充2个小时,回去应该够了。 没想到,聚会散场已是凌晨,杨先生去取车时,惊讶地发现充电器竟然还亮着灯,此时已经充了3个多小时。他不禁感叹:“这儿比我们小区划算太多了!我们小区1元钱只能充一个多小时,要是充满8小时,得花5元多。”后来,杨先生通过曙光小区的充电小程序“点点畅行”查到了收费标准:电费0.51元/度,每30分钟加收0.1元服务费。如果按三个半小时计算,服务费是0.7元;而0.3元可以买到半度电多一点。

价格对比:小区之间差价明显

这一发现让杨先生感到意外——他所在小区的充电价格,比曙光小区高得多。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家使用的“云电闪充”付款截图:10月7日,编号为……909的订单开始充电时,账户余额为9.14元,充电3小时后,余额显示为7.26元。也就是说,使用“云电闪充”充电3小时花费1.88元,比曙光小区1元的花费贵了将近一倍。

那么,“云电闪充”的收费为何高出这么多?后台服务人员向记者解释,其定价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基础电费+服务费”模式,实行价费分离。基础电费按实际充电耗电量计算,全额上交供电局,充电记录可查。具体收费结构为:电费每度0.51元(0—200瓦区间每小时0.4元),服务费则根据充电功率的不同,每小时收取0.2—0.25元,用于覆盖设备维护、平台运营、网络费用及保险等成本。

服务人员表示,收费是综合成本考量后的结果。企业作为商业运营主体,并非公益性质,服务费在扣除各项开支后,仅能维持基本运营,利润微薄。对于市场上部分充电桩价格较低的现象,他们质疑这些设备是否严格执行价费分离,并推测可能存在第三方承担电费、或未完全覆盖隐性成本(如保险)等情况。

走访调查:昆明多区现“1元3小时”,包天低至日均1元

为摸清昆明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市场价格,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多个小区和路段。

1293d699-5634-4fbc-bd84-7cdae1d68ed6

在东风巷112号,充电桩设有10个充电口,扫码显示:充满自停需5元;1元可充120分钟,2元可充240分钟,3元可充360分钟,4元可充480分钟。

502be77d-c987-47f6-bf51-b9dddfe56cc6

在人民东路路边,编号为“盘龙区拓东街道春城名著营销中心100627号”的充电桩收费标准为:包天卡35元,可使用30天,上限30次;另一种包天卡为89元,时长为90天,次数上限90次,电量无限制。按此计算,平均每天约1元即可充满,较为划算。若临时充电,单次价格为0.7元/小时。页面还显示,“一七充电”品牌在昆明全市有上百个站点通用。

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路边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充电标准为1元3小时,充电车辆较多,该处还设有专门的遮雨棚。

福保旁的招商雍景湾小区,路边充电桩同样是1元3小时。经开区某别墅区的停车区内,记者扫码后也显示1元可充电3小时。

记者手记:期待低价充电成为常态,而非“偶然惊喜”

2024年,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当中要求通过明确电价政策、鼓励降低服务费、推动电网直供等举措,在减轻群众负担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车进家充电的安全隐患。

从杨先生的经历到记者的走访不难看出,“1元充3小时”“日均1元包天”等低价充电模式,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理想选择”,而不同平台的价差,则折射出充电市场运营模式、成本控制能力的差异。

不少市民期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产权方和管养方能真正落实政策要求,在严格执行价费分离的基础上,多探索“薄利多销”的运营思路——像曙光小区、“一七充电”那样,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推出惠民套餐,让低价充电不再是“偶然发现”;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强市场巡查,既要查处乱收费、不明码标价等行为,也可搭建公开透明的成本核算沟通机制,让企业运营有合理空间,市民充电有更多实惠选择,让“安全又低价”的充电服务,成为城市便民生活的常态。(开屏新闻 记者张勇 摄影报道)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