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膝先老”,这句老话道尽了无数中老年人的困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系统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而膝关节作为支撑身体重量、保障日常活动的 “关键枢纽”,其退行性改变往往更为显著 —— 从最初的上下楼隐痛,到后来的行走困难,甚至连起身、下蹲都成了难题,严重时还会伴随关节肿胀、僵硬,一点点吞噬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往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常规使用药物等非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采取手术治疗,不管哪种治疗方式患者仍存在疼痛、行走困难、体力及耐力下降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而如今,昆明三博脑科医院骨科开展的微创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转机。
从 “膝痛缠身” 到 “重获活力” 的求医路
54 岁的杨叔叔,就曾是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 “受害者”。一年前,他的双侧膝盖毫无征兆地开始疼, 起初只是偶尔的隐隐作痛,杨叔叔没太在意,以为是累着了,歇两天就好。
可他没想到,这疼痛像 “缠人的藤蔓”,一天天变紧、变烈: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左膝尤其严重,疼得厉害时,他连走路都得一瘸一拐,脚刚落地,膝盖就像被重物碾过似的酸胀;最让他崩溃的是上下楼梯,每抬一步,膝盖都像被针扎进骨头里,必须紧紧扶着扶手,一点一点挪,稍快一点,疼得能冒冷汗。
无奈之下,他去了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 “双侧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医生开了止痛药和外用贴膏,可疼痛只是偶尔减轻,没过几天又会卷土重来。
就在杨叔叔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听朋友说昆明三博脑科医院骨科在治疗膝关节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于是,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到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骨科李公伦主任对杨叔叔既往病史、治疗情况、检查结果等进行了详细了解,最终明确诊断为 “双侧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考虑到杨叔叔之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手术治疗风险较高、恢复时间长,团队一致认为,采用微创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激活身体自愈力的膝痛新选择
富血小板血浆(PRP)听起来专业,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从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浓缩物,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各类修复细胞。这些成分就像身体自带的“修复特种兵”,当注射到受损部位时,便能唤醒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细胞再生和炎症消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
具体来说,治疗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 “提取浓缩”,医生会先抽取少量患者的血液(通常仅几十毫升,相当于一次常规体检抽血量),然后通过专业的离心设备,在特定转速和时间下,将血液中的血小板、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以及各类修复细胞分离出来,最终浓缩成高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第二步是 “精准注射”,医生会借助超声等影像设备定位受损的膝关节部位,确保将富血小板血浆准确注射到软骨损伤、滑膜炎症等关键区域。
对比传统治疗方式,PRP 技术的优势更为突出。以往针对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常规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如口服止痛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虽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无法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治标不治本,疼痛容易反复;另一类是手术治疗(如膝关节置换术),仅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不仅手术风险高(如感染、麻醉意外),术后恢复周期长(通常需要 3-6 个月),且术后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也较高。
而微创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技术,恰好弥补了传统治疗的短板:它既避免了手术的创伤与风险,又能从 “修复组织” 的根本层面解决问题,激活身体自身的自愈能力,实现 “标本兼治”。如今,这项技术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创新方案,为众多像杨叔叔一样受膝痛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如今,微创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技术,已经帮助不少像杨叔叔一样的患者摆脱了膝痛。如果你也正被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困扰,如果你也试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又担心手术风险 —— 不妨来了解一下 PRP 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