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理润春城 同心筑梦——“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走进昆明基层社区
云南日报    10-21 08:07:22

“云南的两块‘宝碑’,一块讲述着南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一块告诉我们云南儿女在危亡之际与家国的生死与共,两块丰碑跨越时光,向我们传唱着同一首精神之歌……”在深情的讲述中,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委讲师团的宣讲员崔恩铭以南诏德化碑和滇缅公路筑路歌碑为引,串联起云岭大地上跨越时空的民族团结故事。

为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走基层”宣讲工作走深走实,10月17日,由省委宣传部与省民族宗教委联合组织策划的“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基层宣讲小分队来到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和官渡区关上街道关上中心区社区。来自基层一线的4位宣讲员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与鲜活真挚的表达,生动讲述了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时代佳话。

来自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的周林以《誓言铿锵 民族团结佳话代代相传》为题,回溯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云南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王微在《不朽的佤山 不渝的中国心》中,带领听众重温阿佤山区班老、班洪人民英勇抗英的壮烈史诗;洱源县右所镇党委宣传委员张晓琼则将目光投向三营镇共和村委会郑家庄,娓娓道来7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建家园的温暖实践,深入解读“郑家庄经验”中蕴含的团结密码。

4名宣讲员的宣讲时而慷慨激扬,时而低沉深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饱含温度的讲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基层实践融为一体,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一段段真实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宣讲非常生动。民族团结的根基就是爱国,这是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82岁的归侨老党员郭明忠在聆听后感慨。

“各位优秀的宣讲员用鲜活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有温度、接地气,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我们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从中汲取了做好基层宣传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今后如何提升基层宣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有了更深的思考。”盘龙区拓东街道宣传委员黄刚深感听有所获。

“今天的宣讲让人深受启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7个民族一家亲等故事的讲述,展现了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斐然成绩。”官渡区关上街道关上中心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慧表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

宣讲虽已落幕,但精神回响仍在延续。从古老的南诏德化碑到抗战时期的筑路歌,从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铮铮誓言到大理洱源郑家庄的融融共居,一段段跨越时空的叙事,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云岭大地上民族团结的浩荡长河。(云南日报 记者刘薇薇 张雁群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