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邹平讲话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理事长 聂晓静致辞
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
云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 刘伟作讲座
技行天下,能创未来;发展无止境,职教正当时。
10月17日,主题为“融汇赋能·智创未来”的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云南商务职业学院举行,全省60余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论坛上,与会人员聚焦产教融合深度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的实践意义等,围绕加快云南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探讨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形势下,云南职业教育破局突围、提质培优,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创新路径。
云南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目前,全省共有68所高校(高职院校56所、本科院校12所;公办院校49所、民办院校19所)开设高职专业2043个;
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职(专科)在校生57.01万人,专任教师1.64万人;
通过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开展专业综合评价等举措,全省高职院校的教风、学风、校风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正在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加强,适应云南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云南的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论坛上,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邹平就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邹平表示,全省职业教育系统要汲取前沿理念,突破认知局限;要通过优化专业、深化融合、建强师资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推动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他呼吁全省职教同仁加强协作,经验互鉴、优势互补,共同形成推动云南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强大合力,走出一条契合云南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职教发展新路。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开发区协会人力资源服务与产教融合专委会主任孙兴洋以“需求导向·共赢共享·互塑共生——职业院校与区域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深层症结,提出以治理优化与内涵提升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他强调,职业院校应积极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着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俞仲文指出,AI技术并非职教的对手,而是伙伴。院校应主动迎接技术变革,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云南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变革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在“云南实践与本土创新”专题环节,云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伟以国企办学历程为例,分享了学校从“厂办校”向现代化高职院校转型的实践经验。他指出,依托行业、服务本体是国企院校的突出优势,民办高职可借鉴其“教、学、做一体化”办学体系,破解定位模糊、产教融合不深等现实难题。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文亮介绍了学校“商务底色,数智赋能”的育人模式。他介绍,云南商务职业学院通过构建覆盖8845家企业的合作数据库,推进课证融通与订单培养,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打造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商务仓”职教品牌,展现出民办院校“守正创新”的实践活力。他表示,推进职业教育需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在专业群建设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好高质量、个性化、能力本位的校本专业标准;在教师建设方面要构建一支“结构双元能力双师”的教师队伍、一支“懂职教干服务善管理”的管理和学工队伍、一支“构建舒适美丽校园生活环境”的后勤服务队伍,在基地建设方面要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培养人才的适配性,从被动型产教融合转变为主动型产教融合。
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全省教育大会指出,云南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必须走在前,做到优先发展、提速发展、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行业领域的教育,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参与。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院校、企业、学会的6位专家围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他们认为,要紧盯市场、产业需要,坚持因需施教、分类施教,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云南建设教育强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促进校企资源无缝对接;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机制,破解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难题;立足云南区域实际,以机制创新推动校企协同,构建多元共生、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生态。现场讨论热烈,观点交融,为推进云南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路径。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理事长聂晓静表示,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转型和人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未来,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规范、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宗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大办学投入,提升办学条件,坚定不移走深化产教融合和数字引领的特色发展道路,主动对接云南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云南产业经济升级和职业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通过“谋篇—布局—协同—实践”的全景式探讨,为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携手推进云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技能型社会’的蓝图正在绘就。”邹平说,论坛的召开为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厘清了思路,各职业院校将持续推动专业升级、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合作模式,将先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中,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云南日报 记者陈鑫龙 黄兴能 通讯员顾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