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小学 正文
守师者初心 铸师德底色  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举行专题培训筑牢教育根基
昆明信息港    10-22 16:04:31

昆明信息港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日前举行“守师者初心,传育人薪火”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在思想的深度碰撞与灵魂的庄严洗礼中,共同探寻新时代教育的初心使命与教师的职业担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更加坚实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51022140048_8_724

立足国家教育发展大局,学校党支部书记以宏阔视野和深邃思考,深刻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三个显著变化与时代特征:师德师风已超越校园范畴,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议题,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个人修养,更承载着千万家庭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期盼,关系到社会风尚的引领和民族未来的塑造;在评价机制上,师德师风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的“第一标准”和“硬性指标”,是教师职业道路上必须坚守的“生命线”;师德要求已从传统的道德倡导,日益强化为法律法规与制度规范层面的刚性约束,为教师职业行为划定了清晰的红线与底线,体现了国家依法规范教师队伍、维护教育生态的坚定决心。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培训聚焦“教育领域需警惕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进行系统梳理与靶向剖析,并直指当前存在的四类突出问题:爱岗敬业精神的弱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日常行为规范的失范现象以及师生关系的异化风险。结合教育系统内外部通报的典型案例,学校党支部书记语重心长告诫全体教职工:每一类失范行为,都是对教育初心的背离;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都可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敬畏心,严守师德底线,筑牢纪律防线。

微信图片_20251022140042_6_724

为让抽象的准则变得可感可知,可循可依,培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鲜活实例,重点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逐条进行深入解读——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的基本遵循,到“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的履职核心,再到“坚持言行雅正、坚守廉洁自律”师德标杆的核心要义。本次培训强调,“教育本质上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伟大事业,唯有教师自身品行端正,光明磊落,才能引领学生行得端,走得正,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党支部书记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将准则要求从“纸面”规定,落实于日常行为,并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最后,本次培训以“做‘四有’好老师,当育人大先生”为核心,向全体教职工发出铿锵倡议: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陶冶道德情操,做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要涵养扎实学识,做学生求知创新的启迪者;要勤修仁爱之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要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内化为职业本能,融入课堂教学与日常互动的点滴之中,坚决不触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师德“高压线”,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温暖的情怀,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可信赖的“引路人”与坚实的“守护者”。

“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理论的培训,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升华。” 与会教师深感振奋,表示将以本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把对师德师风的深刻理解与严格要求,真正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用专业智慧与无私大爱,悉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天空,不负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教者必先立德。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表示,学校将持续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常态化专题研学、庄严的师德承诺、鲜活的榜样引领等多种形式,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全体教职工以赤诚的教育初心、高尚的仁爱之德、深厚的扎实学识,奋力书写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答卷,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文图来自学校)


编辑:冯娟娟    责任编辑:李晓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