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宁村播小院。

主播在推介特色产品。 图片均由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晋宁是云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玫瑰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品种……”10月22日,在滇池南岸的晋宁区太史村的村播小院里,主播正忙着为直播间的网友介绍鲜花。
走进晋宁村播小院,工作间、直播间、选品间、快递驿站等一应俱全。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直播电商成为“新农活”,手机流量成了“新农资”。据介绍,截至目前,这里的直播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有效助力晋宁区的乡村振兴。
村播小院是昆明市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青年创业兴乡行动的具体实践,已成为昆明新阶实践创新基地精品工程。据不完全统计,昆明市已建成并运营村播小院6个,累计培育530余名在村主播,开展4场直播助农专场活动及300余场次单场直播,累计销售1112万元,累计引导2000余名新阶人士参与活动。
村播打开乡村发展云上通道
从种植到销售,从购买到体验,从实用价值到情绪价值……当传统花卉主产区晋宁把直播间和玫瑰花手工皂制作体验台搬进村播小院,这里的土特产、民族刺绣、鲜切花便拥有了全新的叙事方式,也打开了产业跃升的“云上通道”。据介绍,晋宁村播小院从今年5月启动至今,其直播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有效助力晋宁区的乡村振兴。
这样的做法,在昆明可谓遍地开花。
五华村播小院是云南省首个挂牌的村播小院,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运营。作为五华区2024年人才工作创新项目,云南省第一家村播小院,“出道”即“出圈”,蓬勃的活力充分彰显。截至今年上半年,五华村播小院已吸引返乡青年人才17名,培养电商主播152人,累计直播36场,成交量7.44万单,带动西翥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577万元,初步形成优秀村播人才聚集效应。随着与专业电商公司的合作加深,村播小院将为“数商兴农”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
在禄劝县,村播小院的定位是集“直播赋能、人才孵化、产品展销、品牌塑造、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元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村播小院充分挖掘整合禄劝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利用板栗、中药材、特色果蔬、火腿、蜂蜜等农特产品,彝绣、文创等手工艺品,以及民宿、景点、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展线上推广与销售,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为当地群众解决农产品销售无门、致富无路问题。禄劝村播小院自2025年4月运营以来,已开展上海普陀区东西部协作、禄劝2025年火把节等专题直播带货专场,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100万余元。
据了解,昆明各地的村播小院,均依托政府部门、社区、省市相关协会和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为村民和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电商直播实战培训和项目孵化服务,院内设有选品间、直播间、工作间、就餐区等。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不仅可以展示云南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如口感清甜的应季水果、云茶、鲜花饼及特色果酱等,还通过问答连线,让观众了解农产品的种植过程、风土人情以及特色产业等,是昆明乡村振兴的云上展示和发展通道。
晋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杞耀彬介绍:“村播小院由新阶人士组成的运营公司负责市场化运作,创办电商企业作为运营主体,负责平台管理、品牌推广、直播培训及供应链整合。再借助村播小院平台培养出更多‘懂技术、懂市场、爱农村’的新农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梦想,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措并举塑造昆明村播品牌
利用短视频、直播推介昆明各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关注昆明、游在昆明、留住乡愁,带动乡村旅游和消费是村播小院的宗旨。
要达到以上目的,就需要持续投入。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村播小院建设,昆明各地均开展了符合当地特色的探索。
禄劝县积极吸引MCN机构、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商等资源入驻或合作,争取上行快递费用补贴,加快推动产品标准化、产地仓与冷链设施建设,建立质量安全与溯源体系,为村播小院注入专业力量;举办“禄劝好物直播创意大赛”、评选“禄劝乡村带货达人”等活动推动直播内容方式创新;积极吸纳村党组织书记、青年人才、基层治理专干、高校毕业生等130名青年力量积极参与,挖掘本地文化故事,丰富直播内容形式,激发普通群众触网创业热情,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在省委统战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指导支持下,晋宁区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探索出“合作社+村集体+运营公司”的实体化运行创新模式。晋宁村播小院运营以来,已累计培训本地主播近百名,覆盖全区8个乡镇(街道)的各类创业群体,培育出一批优秀主播,大力推介晋宁农特产品、非遗刺绣、文创产品等“晋宁好物”。
五华村播小院则聚焦“三个一”模式开展相关工作:打造一个品牌展示的阵地,集中呈现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擦亮乡村品牌;培养一批优秀的讲解员,凭借专业讲解让产品故事、乡村风情、民俗文化深入人心,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以自身言行为网络世界注入清新活力;构建一套共赢的模式,联合农户、电商平台、经销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品到效益的转化。
据了解,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已将村播小院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由统战、商务、人社、团委等协同共建。
昆明市为将村播小院建设为新的社会阶层实践创新基地精品工程,正探索建立“所需+所能”互补模式打造实体平台,即由基地牵头,为面临“种得出来、卖不出去”困境的乡村和“有创业实力、有发展愿望”的新阶人士搭建平台,合作共建;建立“授鱼+授渔”互融模式,提升助农质效。采用“理论+实战+扶持”的培育路径,聘请网络名人“面对面”教学、进直播间“手把手”指导实战,提供孵化融资、云仓物流等“实打实”支持,推动乡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主播、直播变农活。建立“党员+主播”互学模式培养后备人才,推行“党员+主播”结对机制,创新“村书记+协会书记+基地党组织负责人”联动模式,打造“书记助农直播间”,让主播帮助党员掌握电商知识,党员帮助主播提高政治素养。
目前,昆明村播小院有了政策的指引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已逐步走出具有昆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未来,村播小院或成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昆明乡村振兴塑造特色品牌。(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