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瑞丽:小绿石如何“翠”动大经济?
昆明信息港    10-23 10:56:04

在瑞丽市柿果珠宝的加工车间里,缅甸工人正熟练地打磨着来自非洲的原石,另一旁,电商销售通过手机镜头,向全国客户展示着晶莹剔透的成品。2025年10月22日,“点亮德宏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前往瑞丽,深入探访“非洲翠”的发展历程和经济效益,这种小绿石正以其“高颜值、低价格”的特性,从西南边陲迅速崛起,不仅为珠宝玉石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翠”动了当地的就业、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

从“独龙玉”到“非洲翠”:产业转型抓住新风口

非洲翠的故事,是一场典型的产业升级。早期市场上曾将其与云南怒江的“独龙玉”相比较,实则为不同产地的两类品种。柿果珠宝经理卢加虎解释道:“它们虽同属石英质玉大家族,但并非同一产物。非洲翠矿源在南非,储量更大、品质更稳、颜色更艳,价格也更具优势。”而随着南非优质矿源的规模化开发,2024年行业团体标准的快速出台,为这一新品类的规范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微信图片_20251023105357

“我们是从2022年开始做的,最初市场接受度低,很多人觉得它像大理石。”据卢加虎介绍,非洲翠的转机在于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后来大家发现它颜色好、水头足,价格又亲民,慢慢就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

带动就业双轨并行:本地工人稳增收,外聘缅工降成本

在就业层面,非洲翠产业展现出强劲的拉动力。卢加虎介绍,工厂形成了“本地销售+外籍加工”的双轨用工模式。瑞丽本地的20余名本地员工,负责销售、宣传与运营;而外聘的80余名缅甸工人,则构成了毛料加工、成品制作的主力军。

“政府在外籍工人的引进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这帮助我们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卢加虎表示,“同时,我们也优先录用本地员工,他们的工资待遇也高于普通行业,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就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政府赋能+电商驱动,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作为传统的翡翠贸易重镇,瑞丽一直致力于推动珠宝产业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对非洲翠产业,政府不仅在工人引进上提供便利,更在网络宣传、企业推广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助力企业打响品牌。

企业也积极拥抱趋势,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实现“品牌+销售”线上双轮驱动。“目前营收仍以线下批发为主,国内很多的知名品牌也是我们的合作方。”据介绍。“但随着电商网络的飞速发展,非洲翠的线上交易潜力巨大,是打开省外市场最快速、最经济的方式。”

“平替”风暴席卷市场,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微信图片_20251023105353

在当前消费趋于理性的背景下,非洲翠凭借其“翡翠平替”的精准定位迅速走红。“同样观感的货品,价格可能只有翡翠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卢加虎分析,“消费者既想买好看的,又追求性价比,非洲翠正好抓住了这个痛点。”

作为非洲翠行业的“龙头企业”,柿果珠宝的成功带动了产业在瑞丽的集聚。“我们刚来时只有三四家,现在已经有上百家了。”这种集聚效应,不仅提升了瑞丽在珠宝行业的知名度,更形成了一条从原料进口、加工制作到销售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业态的繁荣。

但随着市场热度上升,行业也出现了“以次充好”或用非洲翠冒充翡翠的乱象。在此也郑重提醒:非洲翠比常规的翡翠更轻,各位消费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索要专业鉴定证书。国检、省检等渠道都能出具翡翠和非洲翠的“身份证”。

微信图片_20251023105348

未来,非洲翠产业将立足瑞丽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在现有格局上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线下体验+线上引流”的立体营销体系,持续拓宽市场边界。产业形态也将从加工集散向设计研发、品牌孵化与标准制定等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与行业影响力。借助瑞丽打造“东方珠宝城”的契机,非洲翠有望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形成“以翠引流、多业共赢”的融合生态。这种来自非洲的绿色石头,不仅是瑞丽珠宝产业多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将成为“东方珠宝城”走向全国的一张亮眼新名片。(昆明信息港 记者姚仲恒)

编辑:邓国梅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