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径 马塘镇超1.4万人收获清新
第一文山    10-24 14:46:4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8月

马塘镇

以黑末村委会土戈寨村小组作为示范点

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治理新路

启动全镇污水治理

目前全镇13个治理村庄中已有8个完工

完工率达61.5%

惠及3100余户14300余人

管网入户 村庄换新颜

当秋日的晨光洒向马塘镇黑末村委会土戈寨村小组,干燥的道路中间一条崭新又狭长的水泥道格外明显。“下面是我们新建的污水管道,以前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洗衣水、洗碗水都往路上倒,路上都是水,走路都得踮着脚。”村民马绍美指着家门口新接的排污管笑道,“现在好了,污水都进了管道,道路干净了,连蚊子都少多了。”这个拥有113户393人的村庄,用36天时间完成了美丽蜕变,从8月20日开工到9月25日完工,昔日污水横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土戈寨村党支部书记王斌云介绍,土戈寨的污水治理工程是在原有户用小三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铺设了集中收集管网,并新建了大型三格化粪池,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过去的小三格解决了单户的污水初步处理问题,但遇到雨季容易溢出。现在通过铺设主管道连接新建的大三格化粪池,实现了污水的集中收集和深度处理。

土戈寨村党支部书记 王斌云

从规划设计到管材采购,从组织施工到工程验收,我们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目前,我们在土戈寨规划了5条排污管道走向、1个大三格污水收集池(50立方米),按片分户接管,共铺设排污主管753米、排污支管815米。

村民 马绍美

我家养了几头猪,以前处理污水特别麻烦。现在做好了我们养猪户方便了很多,镇政府还专门派了技术人员来指导施工,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畜禽粪污的隔渣池,帮我们设计容量大小,真是太贴心了。

三级联动 党员群众齐心共治

清晨的白革龙村,施工场地上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伴随着搅拌机的轰鸣声,村民们分工协作,有的在搅拌混凝土,有的在平整路基,有的在铺设路面。马塘镇副镇长杨盛勇介绍,目前全村的主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毕,现在正集中力量进行路面恢复。

白革龙村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正是村民共建家园的生动体现,这场乡村变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红色引擎”在引领和驱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白革龙村党支部建立“村党总支—村党支部—群众”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现场实地规划等方式,面对面收集群众关于治理方案、施工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0余条,确保治理工作贴合村民需求。

此外,白革龙村还推行“党员包户”机制,25名党员主动对接发展后劲较弱的村民,以拉家常、算细账的方式开展政策宣讲,在面对面沟通中消除群众对工程占地、出资等方面的思想顾虑,唤醒村民“家园共建”的主体意识。施工期间,党员带头参与建设,带动群众投工投劳,形成“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马塘镇副镇长 杨盛勇

在管网铺设、化粪池施工等关键环节,我们让村民主动参与材料搬运、进度监督,累计义务投工投劳超800人次,节省人工成本12万余元,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凝聚了共建合力。

白革龙村村民 李江明

以前村里污水到处流,夏天味道特别大。现在党员带头,大家一起出力,把管道铺好了,路面也修平整了,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干净变美,心里特别踏实。

创新模式 全域治理显成效

据了解,2025年以来,马塘镇按照省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紧扣“三某本”要求,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导向,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共新增干塘子、马塘、黑末3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污水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全镇13个治理村庄中已有8个完工,完工率达61.5%,其余5个村正在加紧收尾。

自污水治理项目开展以来,马塘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及文山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决策部署,紧扣《文山市弘扬“西畴精神”全面实施农村工作“六件套”实施方案》,围绕德厚水库、盘龙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对居住集中的塘子寨、白革龙等10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 ,采取“小三格+大三格+资源化利用”模式,铺设管网18公里,建设集中处理设施35座;而对居住分散的汤坝上以切、中寨等村寨,则创新“户用小三格+庭院消纳”模式,通过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果园实现污水就地消纳。

截至目前,马塘镇共治理了10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集中化治理率达33% ,简易化处理51个自然村,全镇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7%,共有3100余户、14300余人直接受益。  

马塘镇副镇长 杨盛勇

下一步,马塘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紧扣市级工作部署,进一步扩大治理覆盖面,优化资源化利用模式,让“清水绕村、绿意满庭”的景象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更多“马塘经验”。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