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由中国日报香港版与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合办的“金融互通,人才培育,文化同心”2025大湾区论坛在香港港丽酒店举行 。这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综合性高端论坛,不仅汇聚政商学界精英共话区域发展,更成为云南文化、旅游与物产的展示舞台,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在湾区尽情绽放 。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展示区了解情况)
来自菲律宾的嘉宾丹尼斯在云南展台前久久驻足,他动情分享:“云南是我心心念念想要造访的宝地,中国地大物博,但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和秀丽风光,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无限期待 。”

(参会嘉宾纷纷打卡“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作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交流平台,大湾区论坛自2015年创办以来,前身为“一带一路论坛”,2019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正式转型,历届均吸引各界顶尖人士参与 。本届论坛围绕“创新金融赋能”“人才培育”“全运会与湾区运动文化”三大专题展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现场演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近300位各国驻港澳总领事、商会代表、企业精英及专家学者共赴盛会,其中不少嘉宾如丹尼斯一般,因云南展台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产生深度共鸣 。

(在论坛现场,临沧市耿马民族歌舞团带来的沉浸式非遗舞蹈演出)
“云南居住着超过26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丹尼斯的评价,道出了众多嘉宾对云南的印象 。在论坛现场,临沧市耿马民族歌舞团带来的沉浸式非遗舞蹈演出,将这份“文化多元”具象化,引得嘉宾连连赞叹 。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到“歌舞之乡”的鲜活生命力,沉浸式触摸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温度 。来自香港的参会者感慨:“这些舞蹈让我对云南的民族文化更向往了,等我真的去到云南,一定要把当地的文化、语言都好好体验一遍 。”

(参会嘉宾现场感受云南“左手咖啡右手茶”的生活方式)
承载云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文旅伴手礼,成为传递云南魅力的重要载体 。“陈升红”7日茶选用临沧凤庆百年大树原料,由从业50余年的国家级匠人打造,全程不落地生产,食品级玉米纤维包装实现开袋即泡,让嘉宾在便捷中品味原叶茶香;现场展示的花酵咖啡,凭借融合云南鲜花与咖啡的独特风味惊艳众人,其背后是云南深厚的物产基因——这里既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地,更有着“可食用鲜花之乡”的美誉;“大地物源”云南野生菌饼干以松茸、牛肝菌等珍稀物产入料,香酥口感里藏着云南生态旅游与特色物产融合的巧思 ;记录亚洲象北上南归故事的书签,将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名片具象化,让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书签传递 。

现场展出的“心之所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生态、历史、民俗等维度全方位展现云南多元魅力,参会嘉宾称赞其为“读懂云南的生动读本” 。
“一提到云南,此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咖啡!”沙特阿拉伯嘉宾Reynard刚喝完一杯花酵咖啡便赞不绝口 。他说:“咖啡和鲜花的组合太有新意了,尤其是加了茉莉的这款,香气和口感都让人难忘 。”对于云南之行,他充满期待:“自然景观、地道美食,还有能续杯的咖啡与茶,再沉浸式感受当地文化,想想就很美好 。”

(耿马民族歌舞团的演出受到现场嘉宾的盛赞,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美好一刻)
除了文化魅力,云南宜人的生态与丰富的物产,同样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注脚 。香港大学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Quentin Parker表示:“此前对云南了解不多,但今天,去云南旅游已列入我的必访清单,这片土地的多元魅力让我十分向往,希望能尽快亲身探访。”

“云南就像一个聚宝盆,物产丰富、美食多样,还有看不完的自然风光 。”曾到访过昆明、丽江的嘉宾说,“我超爱丽江,下次再去云南,要把自然、美食、文化都沉浸式体验一遍 。”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