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小院直播间里的乡村振兴新动能
昆明信息港    10-25 13:16:24

藏在乡村里的直播间,不仅是农产品上行的 "云上通道",更是激活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活力的 "转型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滇池南岸的晋宁太史村,村播小院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鲜切花;五华西翥街道,返乡青年通过直播让农特产品销往全国;禄劝山野间,民族手工艺品借助镜头走进大众视野…… 昆明 6 个村播小院以百万元级销售额、530 余名在村主播的亮眼成绩,勾勒出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村播小院的价值首先在于打破了乡村发展的物理边界,构建起 "田间到云端" 的产业新生态。传统乡村发展中,"种得好却卖不出" 的产销脱节困境长期存在,而村播小院通过整合直播间、选品间、快递驿站等功能,将农业生产与电商销售无缝衔接。晋宁的鲜切花、禄劝的中药材、五华的特色果蔬,这些带着乡土产品借助直播镜头跨越山海,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题,又通过场景化展示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重要的是, "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 的新模式,让乡村产业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延伸出电商服务、物流配送、品牌策划等多元业态,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种植向 "农业+电商+文旅" 融合发展转型。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村播小院正成为培育乡村人才的 "孵化摇篮"。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让更多人才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昆明村播小院通过 "理论+实战+扶持" 的培育路径,聘请网络名人手把手指导,为村民和返乡青年提供全方位培训,让原本不懂电商的农民变身专业主播。五华村播小院吸引返乡青年,禄劝吸纳一百多青年参与直播创业,这些 "懂技术、懂市场、爱农村" 的新农人,不仅实现了自身创业致富,更带动了乡亲们共同发展。最值得关注的是 "党员+主播" 的互学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既提升了主播的政治素养,又让党员掌握电商技能,打造出一支兼具责任担当与专业能力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在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的背后,村播小院更构建起一套具有昆明特色的乡村振兴治理模式。从晋宁 "合作社+村集体+运营公司" 的实体化运行,到五华聚焦品牌展示、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 "三个一" 体系,再到禄劝整合MCN机构、建立质量溯源体系的多元探索,昆明村播小院并不是简单复制直播模式,而是结合地域特色构建起系统化的助农机制。这种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 的模式,既通过政策扶持破解了乡村电商起步难、资源散的问题,又借助市场化运营保障了可持续发展;既注重 "授鱼" 式的即时助农,更强调 "授渔" 式的能力培育,让乡村不仅能通过直播卖产品,更能掌握数字时代的发展能力。

从省委统战部将村播小院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到昆明将其打造为新阶实践创新基地精品工程,政策的加持让乡村直播间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村播小院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无须固守传统路径,数字技术与乡村资源的深度融合,能催生出无限可能。当未来更多村播小院在乡村落地生根,更多新农人在直播间绽放光彩,乡村产业在数字浪潮中不断升级,以数字赋能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阔,乡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田园风光里更会长出更多发展奇迹。(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

编辑:袁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