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苏州召开,来自云南曲靖的一篇论文成为会场焦点。曲靖市博物馆馆长周锐超撰写的《旅居云南视角下博物馆教育转型》论文成功入选这一全国博物馆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让“珠江源头·旅居曲靖”的创新实践站上了全国舞台。

据悉,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以“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未来”为核心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探行业新路径。《旅居云南视角下博物馆教育转型》一文,凭借扎根曲靖实践的创新视角与应用价值,紧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曲靖样板建设需求,构建了“博物馆—地域文化—旅居群体”的三维融合框架。一方面立足曲靖文化根脉,提出以博物馆为枢纽激活特色资源,如将“古鱼王国”化石资源转化为沉浸式研学课程,把爨文化元素融入非遗体验项目,与曲靖市微短剧赋能文旅、乡村旅居提质等举措形成呼应;另一方面聚焦旅居群体需求,创新设计模块化、轻量化教育产品,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土瓜冲村分会场活动中,通过拓片制作、古法香牌等9项体验活动,让馆藏资源走进旅居客日常生活,生动诠释了主客共享的文化空间建设理念。

此次论文入选,既是对个人学术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曲靖文旅融合实践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在全市文旅发展战略指引下,曲靖市博物馆主动打破围墙,将教育服务延伸至乡村旅居点、景区景点,成为连接历史文脉与旅居体验的重要桥梁。大会期间,该论文将在平行论坛进行分享,让“博物馆赋能旅居经济”的曲靖经验在全国舞台传递价值。

文化是旅居的灵魂,博物馆则是承载这份灵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始终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核心路径,深耕“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品牌价值,推动旅居经济从“住宿停留”向“文化沉浸”升级。2024年,曲靖全市旅居村累计接待游客44.04万人次,同比增长24.01%,土瓜冲村等76个旅居村(点)的火爆态势,印证了“文游共生”的强大生命力。该论文正是对这一实践的系统理论提炼,将曲靖市博物馆的探索升华为可复制的行业经验。

未来,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此次学术成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资源与旅居产业深度融合,持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供给。从爨文化的千年传承到乡村旅居的烟火新生,从博物馆的静态展陈到沉浸式文化体验,曲靖将不断擦亮文旅品牌,让每一位旅居者都能触摸文化温度、感受城市魅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正在曲靖绽放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