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户外运动投融资总额约2.76亿元、全国露营市场规模达2139.7亿元、以马拉松为引领的路跑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我国认证路跑赛事参赛者消费总规模超168亿元;截至2025年4月初,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达33.5万家……一组组数据跃动着发展活力,一个个关键词勾勒出产业发展趋势。

如今,“户外运动”正在成为体育产业蓬勃向未来的“代名词”。2024至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市场潜力有效激发、场地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体育产业增长最强劲的领域之一。
从壮丽险峻的高山峡谷、粗犷原始的生态江河、巍峨惊奇的雪山冰川,到毓秀梦幻的原始森林、炫彩迷人的高山草甸;从徒步、骑行、马拉松,到滑雪、漂流、星空露营。一份份山水资源是底气,一个个户外运动项目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户外运动资源和项目正火热构筑出宏伟的发展画卷。
如何推介好这份“宝藏”?如何借户外东风乘势而起?如何从山野到大众,让户外运动成为“社交货币”与“营销锚点”?10月26日,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举办,一场场圆桌论坛围绕户外运动主题,邀约行业代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运动达人齐聚苍山洱海畔,碰撞前沿观点、分享经验故事、传播运动故事、探讨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咪咕视讯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逸:创新“视听+体育”为户外体育注入新活力

圆桌论坛现场,咪咕视讯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逸分享了咪咕品牌故事,“咪咕作为国资央企最大的互联网平台、最大的新媒体平台,引领了体育赛事观看的新潮流。”经过多年的深耕,咪咕体育版权覆盖已稳居行业前列,全年提供超30个赛事项目、9400场赛事直播。在李逸看来,“视听+体育”改变着群众参与体育的方式,为户外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大众赛事、观赏性赛事聚集了很多用户,为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咪咕依托内容“找人”,寻找用户“画像”,不断满足用户对体育赛事的视听需求。目前,咪咕致力于提升用户观赛体验,把环保理念与体育运动有效结合,为4亿多用户带来更多体育赛事的魅力,共同打造体育产业生态。“只有产业越来越热闹,行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李逸谈道,咪咕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体育”新场景,打造高品质体育跨界社区互动,实现体育的智能化观赛体验,携手行业伙伴深耕体育赛道、深挖市场潜力,开创户外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云南网副总编辑浦美玲:讲好云南户外运动从“小众体验”到“大众社交”的产业故事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立体的海拔气候,为各类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提供了天然场地,打造出“水、陆、空、山、雪、冰”全覆盖的户外运动产品供给体系,是进行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讨论中,云南网副总编辑浦美玲表示,云南的户外运动行业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让故事走进大众的“桥梁”。云南网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和科技型企业,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一直都在把“科技强媒”这一战略考量融入产业提质增效中,聚焦技术创新赋能内容生产和提升用户体验,探索和挖掘更多户外体育的“蜕变”故事,并积极传播。浦美玲讲道:“媒体要做好融合发展,融合才能产生共鸣,共鸣才会发动参与,在社会中营造‘想拍、想转、愿关注’的氛围,带领更多用户从‘观看者’转变为‘传播者’,推动户外运动从‘小众体验’到‘大众社交’。”未来,云南将聚焦技术创新赋能内容生产,提升用户体验,挖掘更多具有“爆款”潜质的云南户外故事,生产一批“不失本色、保持底色、呈现亮色”的新闻作品,在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普通用户群体中形成广泛关注与自发扩散效应。同时,要加强内容监管和舆论引导,通过制度约束、行业自律、舆论监督与用户参与形成监督机制,强化户外运动的公益属性,抵制过度商业侵蚀,实现可持续的商业与社会价值共赢。
ECO互娱高级合伙人、运动员业务负责人张欢:户外运动品牌营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ECO互娱高级合伙人、运动员业务负责人张欢分享了其户外运动营销的实践经验。她提出,户外内容创作应以“社交货币”为关键钩子,即通过社会热点话题将户外运动与大众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内容的商业转化闭环。如何更好地呈现和传播户外运动的优质内容?张欢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她表示,小众项目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内容制作需格外谨慎,未经核实的内容传播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她强调,MCN机构需精准把握“社交货币”,通过真实场景而非硬性广告展示产品优势。“好的户外内容应该做好商业转化和传播,而不仅仅停留在内容生产层面。”在品牌营销方面,她认为应通过真实户外体验展示,提升用户信任度。同时,营销应摒弃硬广,走“无形化设计”路线,通过场景化体验提升用户信任。展望未来,张欢表示,随着互联网平台全面嫁接AI模型,用户的需求匹配将更加精准,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也将充满无限潜能。
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徐卓媛:打破专业壁垒 让户外运动人人可参与

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徐卓媛分享了关于户外运动的精彩故事,并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得出思考。她说:“户外运动的社交价值正从‘圈层壁垒’转向‘破圈共振’。”她以自己的攀登故事为例,介绍了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攀登技巧带动更多用户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社交货币”价值在此得到充分体现。“通过直播珠峰攀登日常、举办线上线下摄影展,我让更多人通过镜头分享‘走进’高海拔世界,激发了众多从未接触户外的人迈出户外运动的第一步。”谈及与户外运动品牌的合作心得,徐卓媛强调自己注重平衡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并积极推动户外运动产品优化,体现运动员作为用户桥梁的责任。她还积极倡导户外环保理念,认为户外运动要平衡商业转化与生态保护。谈及未来,她希望做好户外运动故事的讲述者,带领更多人体验登山运动,感受自然之美。“让我们行动起来,做户外运动行业的推动者,让山野不再遥远,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精神成长与社交认同的旅程。”(云南网 记者龙彦 赵津津 徐永进 陈思蒙 何瑜阳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