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了《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评估了200多座城市的数字“家底”与发展潜力,这份城市“体检单”展现了昆明市以产业转型、数据要素改革、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亮眼成绩:跻身百强市前列。这既是对昆明数字经济发展的肯定,更是新的起点,标志着“数字昆明”建设从夯实基础阶段迈入全面起势新阶段。
报告发布后,各地网民或在朋友圈发截图夸耀市政成就,或有媒体引述当地政府表态“要抓住机遇”,但也有企业家则强调“资金、人才、算力还得跟上。”这是在提醒,不能光有宣传口号,还得上“干货”。坦白说,昆明此次在“数字百强市”榜上位列34位,落后贵阳8名;在“数字经济百强市”榜上昆明位列23位,领先贵阳7名。一先一后的成绩,足以说明昆明在数字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数字城市不仅是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数字城市之间的角力会更讲规则与要素配置,顶层设计、算力布局、创新主体培育、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从此次发布的数字百强市来看,有的城市之所以能一跃而上,关键在三条线上进行发力:一是算力与数据集成,借助国家级工程如“东数西算”提供的结构性机遇;二是产业链上云与智能化改造,让传统企业变活;三是治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像“无感办理”“智能决策”带来效率红利。呼和浩特、衡阳等地的经验表明,就是要把技术变成产值。近日,《昆明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正式施行,明确每年将安排1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数字基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企业培育四个方面推出17项举措,加速构建全链条数字经济生态,培育具有昆明辨识度的数字新质生产力。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为云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互联互通指明了方向。而发展数字经济更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目前,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即将投入运营,云南首个以数据标注为特色的产业基地——昆明呈贡数据标注产业基地也已正式获批。而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深入,物联网终端、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爆发式增长,能源需求显著提升,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能源短缺预警。对此,昆明市充分发挥“绿电+智算”融合优势,以万溪冲智算产业园为核心,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算力规模达4603P,这一专业化布局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目前,昆明市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千亿级,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更值得期待的是,昆明市作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背靠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面向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市场,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会进一步凸显,这将让昆明的数字经济发展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评论员 付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