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到禄劝县普渡河铁索桥及红军烈士墓处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春城晚报记者黄兴能/摄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不仅保护和传承了珍贵的长征文化遗产,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弘扬长征精神、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树立了典范。
据介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范围广泛,涵盖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7个州(市)、33个县(市、区)。这一建设布局,旨在充分挖掘和保护云南地区丰富的长征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2年5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明确了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各相关州市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1+N”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体系,确保省级规划与地方规划有机衔接、协同推进,为项目建设的有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资金支撑方面,云南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并加大自身投入。遴选推荐扎西会议会址周边文物保护提升项目、禄劝段红色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等多个项目进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自2021年以来,云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项目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过亿元。目前,多个项目已完工,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段)扎西会议会址周边文物保护提升项目、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寻甸段)柯渡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等;部分项目正在推进中,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禄劝段)红色遗址保护展示项目除纪念馆部分均已完工;大理州祥云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红军长征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近年来,云南先后实施了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修缮工程、威信县扎西会议会址修缮工程、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等文物保护及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工程,落实文物保护资金数千万元,有效保护了长征文物,传承了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云南紧紧围绕保护好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利用好长征资源、带动好长征沿线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力实施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等工程,不断提升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文旅融合方面,加大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的建设力度,一批红色景区、红军村等体验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受到好评。昭通市成功推出舞台剧《赓续扎西魂》、音乐剧《那年红军到扎西》;威信红色蜡染扎西会议系列作品荣获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传承红色记忆‘讲好五个故事’”创意应用赛道金奖。楚雄州姚安县以红军长征过云南、过楚雄、过姚安的历史史实为素材,在光禄镇建成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包括纪念馆、长征主题公园、长征主题街区和“姚安记忆”主题餐厅,形成了“红色+历史”“红色+民俗”“红色+乡村”等多种旅游模式,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2024年,红军长征过云南沿线7个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9048.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2.9%,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春城晚报 记者 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