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既有百万收入村,又有“国礼”名片!麻栗坡乡村振兴有高招|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
文山发布网    10-29 11:49:39

时光迈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文山的每一步前行,都连着国家发展的“大棋盘”,更系着百姓的“小日子”。值此,文山发布特别推出“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专题报道。聚焦文山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战略定位的生动实践,记录全州上下以“干”破题、以“实”见效的奋斗身影,展现文山奋勇争先、干在实处的鲜活故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奔赴下一个五年的美好和幸福。

10月27日,文山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麻栗坡县专场在文山州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十四五”以来,麻栗坡县坚持以特色产业为牵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零星”向“壮大”迈进。该县有2个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并且“老山茶”被外交部推荐并纳入“国礼”名录。在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发展“一村一品”、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麻栗坡县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独特经验。

因地制宜培育“一村一品”。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边吃边,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引导各村找准特色、选准产业,推动形成天保边民互助社、猛硐“老山茶”、八布热区水果、杨万砂糖橘、铁厂腊肉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乡有主业、村有特色”,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强化龙头带动和抱团发展。依托县属国企麻栗坡农旅开发集团,通过股份合作、订单收购等方式,探索“541”等利益联结模式,与村集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降低村集体和农户发展风险。推动11个乡镇全部成立实体化强村公司,整合资源、统一运营,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补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运营方面的短板,提升集体经济市场竞争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引导。突出“能人治村”,注重从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中选配村干部,实施“兴边头雁”计划,组织32名村干部赴先进地区挂职锻炼,88名赴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学提升,鼓励他们学会“当老板”,提升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推动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的激励导向,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完善政策支持与风险防控。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村小型公益项目建设,出台“魔芋贷”“小额信贷”等针对农业的金融政策支持,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发展难题。同步建立风险防控机制,规范项目准入和资金使用,通过建设设施、购置资产、抵押担保等方式保值增值,最大限度避免集体经济项目失败或资金流失风险,确保集体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聚焦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推动群众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做强特色产业促增收;用活惠农政策促增收;发展边境贸易促增收;扩大稳定就业促增收;推动多元抱团促增收。

编辑:余娅雯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