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群团组织、党校、高校、社科界党员干部及专家学者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凝聚智慧力量 服务发展大局
昆明信息港    10-30 08:04:3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春城大地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到市委党校、社科界、各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深学细悟、凝聚共识。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把握全会精神,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以精神为纲、以实干为要,让全会精神在昆明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汇聚磅礴力量。

立足本职抓落实 凝聚奋进力量

学习领会,关键在落实。市总工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晓云表示,全会锚定“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路径,为工会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找准工会在服务大局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王晓云说,要第一时间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和职工心坎上,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同时坚守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优做强工会服务品牌,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全力打造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职工之家”。

“从‘一湖之治’到‘全域生态’,昆明滇池乃至全市水环境质量的蝶变,正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鲜活例证。”昆明市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李群,结合昆明生态治理实践畅谈体会。他认为,昆明“绿美春城”的建设定位,与全会强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高度契合。作为党校教师,将自觉扛起“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领悟、可实践的发展共识与定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汇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春城力量。

“全会精神深刻昭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石和根本保障。”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和法学教研部讲师贺庆红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将深刻领会全会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法治思想与逻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努力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深耕研究献智慧 提供智力支撑

全会就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为昆明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所长姜剑波表示,将紧扣“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目标,聚焦全会在促进高质量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展“一老一小”、城乡居民增收、基础教育均衡化等民生关切课题研究。“我们将通过总结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经验,探索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为全会精神在昆明落地见效提供智力支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各族人民。”姜剑波说。

“我们将立足新型智库职能,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学理化研究与阐释。”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编辑资料室副主任、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徐宏远表示,将紧扣“六个春城”建设,聚焦“十五五”时期昆明在产业升级、开放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通过发挥理论阐释和决策咨询作用,围绕强省会、昆明都市圈、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建设等关键任务,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昆明高质量发展贡献社科智慧。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战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李敏表示,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紧密结合昆明发展实际,聚焦“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任务,立足城市战略研究,深化对“六个春城”等课题的调研,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力争锚定目标、谋实对策,以务实有效的社科研究助力昆明开创发展新局面。

聚焦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荣光表示,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高校经济学教师,他将把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要义,并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他将围绕全会部署开展针对性科研,依托云南大学“立足边疆,服务云南”的定位,聚焦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关键议题,力争产出服务地方决策的高质量成果,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会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标定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共青团昆明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利伟表示,从滇池保护治理到沿边开放创新,从高原特色农业升级到数字经济发展,处处都是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作为青年宣传工作者,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理论宣讲+实践体验”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大局,踊跃投身“六个春城”建设,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昆明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

对于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昆明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峻提出具体路径。他表示,昆明的科技资源丰富,已构建“金砖+南亚东南亚”合作模式并成功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有基础、有能力在“十五五”期间担当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他建议从三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构建“数智昆明”新质生产力科创平台,加强高性能算力应用,推动产业聚合发展实现新跨越;二是紧抓国家“天地一体化”国际信息大通道建设机遇,在省内率先打造空天地融合的网络信息产业高地;三是结合“六个春城”建设需要,审慎有序探索数字资产证券化,支持“8+N”骨干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并择优推动优质项目进行融资。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展望前路,随着全会精神在春城大地深入人心、纵深贯彻,昆明必将在社科智慧与创新实践的激荡共鸣中,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上,书写出更加壮丽的城市发展新篇。(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杜托 李双双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