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一行,深入梁河县河西乡平易村、丙赛“滇西进士村”、二古城德昂古寨,勐养镇帮盖村,九保阿昌族乡九保村及南甸宣抚司署开启沉浸式探访发现之旅,并到本地文化名家、非遗传承人家中开展访谈交流,用三天时间观察描摹这座滇西小城的文化肌理,全面勾勒新时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巨变的综合图景。

“葫芦丝之乡——梁河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民风民俗质朴醇厚,文化底蕴深厚,文艺创作传承氛围浓厚,是艺术家‘第二居所’的理想之选,更是值得首选的‘暖冬旅居’康养胜地。”李浩表示,作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冀中平原来到南甸边地,邂逅进士文化等“中原文化”在边疆地区的遗存和弘扬,接触土司制度等不一样的边关文化,看到极具地域特色的葫芦丝文化、“回龙茶”文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了解易地搬迁等立体帮扶政策带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深深感动和震撼于各民族之间“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和谐图景,对梁河的全域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据悉,李浩教授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播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30余部,出版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等,曾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等多项全国性文艺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