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第二个“昆明企业家日”来临之际,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在昆明会堂召开——2025年“昆明企业家日”民营企业恳谈会如约而至。
会上,昆明市党政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到场,与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
这是昆明市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昆明企业家日”之后,连续两次召开“昆明企业家日”主题恳谈会。恳谈会坚持顶格倾听、高位推动,办就办好、真帮实扶,用诚意满满倾听化作实实在在的举措,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共促高质量发展。
高规格的诚意
清晨的昆明会堂,阳光透过玻璃洒进会场,温暖而明亮。会场内,昆明市党政主要领导与40多名民营企业家相对而坐,没有繁文缛节,有的是真诚的目光和敞开心扉的交流。
“今天除了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还想听听各位企业家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及‘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会议简洁明快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企业家们的距离。
随后,一心堂药业集团董事长阮鸿献、云南祥丰实业集团董事长杨利荣、昊邦医药集团总裁陈巧、云南裕能公司总经理陈质斌、昆明电缆集团总裁高洪昆、邦泰集团云广区域公司董事长李海燕、云南筑友地产执行总裁卓爱萍7名企业家代表交流发言。从制造行业到地产行业,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不同领域的企业代表打开了话匣子。
“历史上,昆缆(昆明电缆厂)被称为‘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摇篮’,我们希望在今天新的市场格局下,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重振‘全国第一’的历史荣光。”高洪昆率先发言。
杨利荣接过话筒:“我坚信在磷化工产业发展上,昆明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将传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未来的产业胜势,建议研究考虑将磷化工产业确立为重点支柱产业,打造一张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叫得响的产业名片。”他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对行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听取发言过程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认真记录,并不时追问细节,就企业关心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共同探讨解决路径。
“这是昆明规格最高的政企对话平台。”杨利荣连续两年参会,他感慨道,“市委书记出席讲话,市长主持会议,各县(市)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这样的阵容彰显了昆明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的坚定决心。”
会场上没有设主席台,市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围坐在一起。这种平等交流的姿态,让与会企业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卓爱萍说:“这样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的诚意,从交流中也能清晰感受到,市领导非常关心昆明房地产行业发展,这更加增强了我们扎根昆明发展的信心。”
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企业家发言时,市领导都专注倾听,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现场要求建立台账、限时答复。
这种不回避、不推诿的态度,让与会企业家看到了昆明务实的工作作风。陈质斌感慨:“以前是我们找政府,现在是政府主动找我们。除了会场,工地上也能经常看到分管领导到场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种变化,让我们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政策的精准宣讲
“企业发展一定要研究政策,熟知产业发展的趋势。”恳谈会上,刘洪建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向企业家们做了深入浅出的宣讲。
刘洪建从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等方面,同与会企业家深入交流,叮嘱大家要切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宣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云南、昆明的独特优势,为昆明民营经济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和昆明托管磨憨,昆明的开放优势不断扩大;昆明全力推进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建设,108公里滇池绿道建成开放,小渔村、海晏村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昆明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昆明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占到全省54.1%、66.2%、87.5%,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恳谈会既是一次精准的政策解读,更是一个生动的市场导航,邀请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抢抓“春城机遇”,当好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阮鸿献听后感慨:“一心堂成立45年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受益者,但是当前遇到发展瓶颈,今天的宣讲就如同一场‘及时雨’,让我进一步了解到接下来的国家大政方针,也看清了昆明的发展方向,我们对加大在昆明的投资更有底气了。”
受到同样启发的还有李海燕,“听完政策解读和产业发展趋势后,我倍感振奋。我认为昆明房地产除刚需外,还具备旅居、度假等多样化需求,成渝高铁开通后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若能结合地段、环境和交通便利性,仍将具有较强吸引力,我们对以后在昆发展充满信心。”
会场内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共识在交流中凝聚,信心在宣讲中提振。大家不仅看清国家政策的大方向,更找到了企业所能与昆明发展、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切入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昆明民企大有可为!
一场政企的双向奔赴
春城的宏大叙事,由无数企业的奋斗篇章写就;而企业的每一次飞跃,也必然烙下城市发展的鲜明印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演绎着一曲协同共进、互相成就的华彩乐章。
长期以来,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扎根昆明、深耕昆明、奉献昆明,用实际行动为昆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5%,较2021年的40.1%提高了1.4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5%,较2021年的47.8%提高了2.7个百分点,占了半壁江山。
在今年9月发布的云南省民营企业100强中,昆明全市有39家企业上榜。其中,昆明有7家电缆企业上榜,昆缆、多宝、明超等企业都单独具备百亿级年生产规模能力,并与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业务合作,为央企国企在“一带一路”国家承接的工程提供电线电缆。
今年,昆明有9家企业上榜云南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20强。其中,一心堂、我爱我家、健之佳、昆明闻讯、昆明王国食品公司位列前五名,合计吸纳就业人数11.64万人,占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吸纳就业人数的47.84%。
短短几年时间里,昆明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培育出5个千亿级产业链和2个六百亿级产业链,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云南杉杉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云南裕能成为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祥丰集团建成4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磷石膏利用率已达到90%,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昊邦医药集团现在年收入超40亿元,拥有300多个批准文号,产品涵盖中药、西药等领域。贝泰妮集团累计持有授权专利281项,成为全国功效化妆品第一股。
广大民营企业不仅是产业转型的践行者,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昆明市设立“昆明企业家日”并开展系列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企业家感受到尊重和认可。“昆明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这一创新举措已成为昆明优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
“昆明企业家日”不仅是昆明对企业家的尊重和礼遇,更是这座城市向外界传递的明确信号:昆明正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滇池潮涌,奔流不息。春城昆明,正以她特有的温度和热情,邀约天下企业家,在这片热土上播种希望、收获成功,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 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