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西畴县法斗乡迎来了一场丰收盛景,两千余亩砂仁成熟,在郁郁葱葱的连片砂仁根部,挂满了紫红色的砂仁果实,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砂仁特有的辛香。

走进法斗乡小湾村,这里的1000余亩砂仁田是村民们的“致富田”。村民们挎着竹筐、手持镰刀,穿梭在砂仁丛中,弯腰、摘果、分拣、装筐,动作娴熟利落,指尖沾染的果香与额头的汗珠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劳作图”。

“这几天正是砂仁采摘的黄金期,得抓紧时间,不然果实过熟就掉了。”小湾村村民方兴敏一边麻利地将砂仁装进筐里,一边笑着说,她家种植了三亩多砂仁,算是村里种植面积较小的。
法斗乡小湾村河头村小组村民方兴敏:“我今年是第四年栽砂仁了,种植了两三亩,今年砂仁鲜果价格还算可以,有1万多元的收入,明年打算再多种一些。”
在小湾村,像方兴敏这样靠砂仁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全村1000余亩砂仁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种植规模从三四亩到百余亩不等。“这个砂仁我也种了7年了,也种了100多亩,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也带动了小湾村的村民,有五六十户一起来种植砂仁,种植得很好,以后砂仁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砂仁种植户丁德政说道。丁德政是小湾村最早种植砂仁的,他在发展砂仁种植的同时,也带动村里群众一起种植。

法斗乡能成为砂仁种植的“沃土”,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海拔、气候、土壤等要素恰好契合砂仁喜温暖、喜湿润的生长习性,让砂仁在此茁壮成长。同时,法斗乡还将积极引导农户规模化、科学化种植,转变种植理念,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据了解,法斗乡砂仁种植面积2080余亩,以砂仁干果计算能实现产值2030万余元。下一步,法斗乡计划进一步延伸砂仁产业链,发展砂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这小小的砂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助力法斗乡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