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嵩明县兰茂社区:以“特色项目”织密民生服务网 项目化治理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昆明信息港    11-05 15:23:04

近年来,兰茂社区聚焦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人性化”核心目标,摒弃“大水漫灌”式服务,在嵩明创新推行“项目化运作、清单化管理、精准化落地”治理模式,针对儿童、老人、新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的核心需求,量身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让社区服务既有“温度”又有“精度”,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葵花护苗”行动:为成长撑起“安全伞”

针对商圈务工人员及双职工家庭“子女课后无人管、假期看护难、心理关怀缺”的共性难题,兰茂社区精准施策,推出“葵花公益小课堂”品牌项目。课堂不仅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假期兴趣托管等基础服务,更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灵驿站”,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安全防护教育,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成长安全。

同时,社区深挖“公益达人”资源,组建“爱心妈妈”志愿队,为辖区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通过一对一课业辅导、生活照料、情感陪伴等方式,给予孩子亲人般的温暖;每逢节日,社区还会联合共建单位、周边学校,对特殊儿童、留守儿童开展集中慰问,送去学习用品与节日祝福,让“孤苗”也能向阳生长。

“共享阳光”计划:让晚年更有“幸福感”

聚焦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照料难、精神孤独”等问题,兰茂社区精心打造“共享阳光”助老服务项目,用“暖心服务”破解“养老难题”。社区依托现有空间,建成“老年幸福食堂”,每日提供营养均衡、价格优惠的就餐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开通“送餐上门”服务,彻底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愁”的现实困境。

此外,社区广泛动员低龄老人、热心居民组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建立“邻里互助结对”机制,志愿者及专业社工定期上门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代购代办、健康监测、打扫卫生等服务,同时开展“陪聊解闷”“节日慰问”等活动,用“邻里情”温暖“夕阳红”,让老人们在社区感受到家的温馨。

“聚爱暖新”工程:给新群体注入“归属感”

为切实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工作,兰茂社区创新实施“聚爱暖‘新’工程”,让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难可求助”。社区不仅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节日慰问、政策宣传等活动,还特别设立“17暖新日”,通过整合辖区爱心商家、企业资源,组建“暖新联盟”,为骑手们提供餐饮折扣、免费饮水、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等专属福利,让奔波在路上的“小哥”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同时,社区还为新就业群体建立“需求清单”与“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他们在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真正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扎根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兰茂邻里”品牌: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依托本地“兰茂文化”资源优势,兰茂社区打造“我的邻居是兰茂”特色项目,以“文化活动”为纽带,拉近邻里距离,传承中医文化。社区定期组织开展亲子研学活动,带领家长与孩子走进中医文化展馆,了解兰茂生平与中医药知识;举办“中医体验日”,邀请中医专家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艾灸推拿、养生咨询等服务;开设“兰茂文化讲座”,讲解中医药文化、健康养生知识,让居民在体验与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

项目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以文化为桥梁,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邻里和睦、文化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

下一步,兰茂社区将继续深化项目化基层治理模式,聚焦居民需求变化,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将社区科普示范点、向日葵亲子小屋、暖心家园等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服务资源最大化利用。科普示范点定期开展科普讲座、科技体验活动,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向日葵亲子小屋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亲子阅读、早教指导等服务;暖心家园则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

通过阵地融合与活动联动,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构建起“覆盖全人群、服务全周期”的精细化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响应”,用项目化治理的“巧劲”,织就了一张覆盖民生方方面面的“幸福网”。(供稿: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锦佳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