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同城热搜上,一则关于云南的消息,令小编这个云南人都震惊了!

原来,在云南弥勒,正有一个钻石产业园在悄悄建设中。该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培育钻石200万克拉、水晶钻石3万亿颗,同时将培育钻石价格降至每克拉1000元以下,助力实现“云南产钻石自由”。
钻石都能自由!?云南,真的太令人惊喜了。
“钻石自由”
目标每克拉1000元以下
据了解,目前,云南弥勒钻石产业园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地下工程已完工,预计2025年底完成一期厂房、研发楼等主体建设,2026年一季度正式投产。
据悉,该项目全面达产后,可以年创产值20多亿元、税收1亿元以上,带动超1000人就业。年产预计3万亿颗的水晶钻石,据说串联起来可绕地球两千多圈……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计划通过降本增效,将培育钻石价格降至每克拉1000元以下,助力实现“云南产钻石自由”,从此让钻石从奢侈品走向大众消费品。

△ 弥勒钻石产业园鸟瞰效果图
“鸡枞菌自由”
享受源源不断的供应
即便是在“野生菌自由”的云南,鸡枞菌因为自然产量稀少、价格高昂,也是众人心目中“爱而舍不得”的存在。如今,这一现状即将改变。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野生菌保育促繁孵化研究中心让自养白蚁与精心培育的鸡枞菌种共生,成功实现了鸡枞菌的人工种植。
据了解,鸡枞菌属于真菌,白蚁在筑巢时会把鸡枞菌孢子带到巢穴,白蚁的巢穴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这些孢子受白蚁唾液的影响,会发育成小白球菌,这些小白球菌会发育成鸡枞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鸡枞菌的主要食用部位,可以说,没有白蚁就不会产生子实体。因此,鸡枞都生长在白蚁窝上,鸡枞和白蚁存在共生关系。
正是这一发现,使得鸡枞菌的人工培育技术取得突破,能够摆脱自然产量的限制,享受到源源不断的供应,不仅会显著提升了鸡枞菌的产量,更会使其市场价格变得亲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物超所值的选择,还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榴莲自由”
多地已规模化种植
近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的多位村民在网络上晒出自家榴莲成熟的好消息。一颗颗被称作“巴掌榴莲”的小巧果实悬挂枝头,金黄饱满、香气浓郁,引发网友关注。
榴莲原产于热带国家,国内市场长期依赖从泰国、越南等国进口。但目前,云南临沧、普洱、德宏等有得天独厚气候条件的地区,农户和科研团队都已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榴莲。近几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以及景洪市周边的东风农场、嘎栋等地区,陆续有农户种植的榴莲挂果,勐海县打洛也有种植户正在尝试少量榴莲规模种植。
除了个别农户正在探索榴莲种植外,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也正在尝试适宜西双版纳州的热区种植的抗寒榴莲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和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工作。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9月,该所引进种植的黑刺、猫山王、金枕等榴莲品种已有70多种。
虽然专家预测,消费者期待的“榴莲自由”可能需要5至10年,零售价短期难大幅下降。但有了规模化种植的能力,“自由”还远吗?

“见手青自由”
可实现产业化人工栽培
2024年11月25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牛肝菌新品种“中菌黄见手青1号”,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专家组鉴定,此后该品种可实现产业化人工栽培,意味着“见手青自由”不再遥远。
在研究所的菌棚内,人工栽培的见手青长势很好,出菇整齐、菌柄粗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见手青菌包制作到第一茬菌包出菇大约需要55天,之后每茬10天左右,一个菌包可以采三茬,更重要的是人工栽培的见手青炒制后的味道和野生见手青几乎没有差别。

而在此前,黑牛肝菌已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虽然这些产业目前尚在蓬勃发展的征途上,但只要创新之火不熄、科研之志不移,未来已触手可及,更具性价比的“自由”会越来越近。
况且,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早已实现了水果自由、鲜花自由、空气自由、蓝天自由……未来,更多关于云南“XX自由”的美好愿景,会在这里激发出更多惊喜!(云南日报-云新闻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