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30余载扎根官渡 刑侦“老黄牛”李常林的初心坚守
昆明信息港    11-06 22:37:19

在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李常林的名字是刑侦队伍里的“金字招牌”。老同事说他是最可靠的战友,年轻民警称他为“引路人”——这位深耕刑侦一线30余年的“老黄牛”,用坚守与担当书写了基层民警的别样人生。

初心如磐:卸任不卸责 回归刑侦主战场

1992年7月,李常林穿上警服,成为官渡分局刑侦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他一路成长为刑侦大队大队长、经开分局副局长、官渡分局副局长。2025年,转任职级领导干部的他“改非”后,毅然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以“业务专员”的身份继续坚守刑侦岗位。

“案件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这是李常林挂在嘴边的话。从警33年,他始终把每一起案件都当作必须拿下的战斗,无论身处何种岗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为习惯。即便担任派出所主要领导期间,刑侦工作也始终是他心中的重心。回归刑侦大队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案件研判与线索挖掘,在熟悉的战场续写热爱。

担当为要:啃下“硬骨头”让积案“起死回生”

“积案不是死案,绝不能放弃”,这是李常林攻坚命案积案时的坚定信念。2025年,他主动扛起命案积案攻坚重任,带领5名同事钻进尘封的卷宗堆。梳理2016年一起聚众斗殴致人死亡案件时,他敏锐判断犯罪嫌疑人罗某藏匿于省内,与经办民警反复分析锁定区域,最终将逃亡9年的罗某缉拿归案。

为了让正义不缺席,李常林逐字推敲70余册案卷、100余本档案,反复推演案件细节与证据链,甚至召集退休老战友共同回忆案情。面对历史遗留案件证据标准高、时间跨度大的难题,他一边对接省级技术部门,用最新科技重新检验物证,一边组织专家会商完善证据链。2014年,一起故意伤害案因物证保存过久出现鉴定争议,他3次前往物证鉴定中心协调重新检测,最终形成权威意见,为案件办理扫清障碍。截至目前,他已梳理关键线索40余条,推动5起积案告破,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

情怀绵长:传帮带育新苗 守护一方烟火

“扎根官渡,是我最深沉的热爱”,李常林的30余年从警生涯,几乎都与官渡的一街一巷紧密相连。如今看着一批批年轻民警加入队伍,他主动扛起“传帮带”的责任,成为青年民警的成长导师。

他发现年轻民警过度依赖数据平台,便在案件研讨中带头倡导“数据 + 传统”的侦查模式,手把手传授侦查技巧、梳理案件脉络。“一线民警责任重大,我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带好他们”,李常林用精益求精的刑侦精神,将30余年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让官渡警队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从青涩民警到刑侦专家,从领导岗位到业务专员,李常林的身份在变,但守护正义的初心、扎根基层的担当从未改变。31载风雨兼程,他用脚步丈量官渡大地,用汗水破解疑难案件,以“老黄牛”般的执着,成为基层民警的榜样,也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与祥和。(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