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文山州三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屏新闻    11-07 21:43:49

11月7日,云药种谷·文山三七种源基地项目、文山三七综合交易市场提升项目、文山三七新质生产力孵化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未来将从种质种源入手、在流通环节发力、以科技赋能增效,推动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山打造千亿三七产业。

云药种谷·文山三七种源基地项目

打造成全国领先的三七种质资源创新中心

项目针对三七产业优良品种带动弱、连作障碍严重、土地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等核心问题,聚焦种质资源,集成技术创新,打造成全国领先的三七种质资源创新中心,重点是选育三高(高产、高含量、抗性好)系列新品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到2030年引领带动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助力三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项目将借助分子辅助选育技术,开展三七全基因组重测序,快速、精准锁定目标种群,相较于传统选育15-20年的漫长周期,选育周期缩短至6-9年,到2027年就能登记第一个新品种;同时建立植物工厂,开展加代培育实验,优化三七生长条件,构建三七各生长周期对光、温、水、肥、气精准需求的大数据模型,夯实三七的智能化生产的技术底座。

在设施栽培方面,项目将进一步优化设施、基质、环控等条件,把优良品种与现代化设施栽培技术结合起来,采用数智化管理系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工业化生产出纯净的种子,培育出优质的种苗,实现商品三七产量提高30%,含量也提高30%,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三七的需求。

文山三七综合交易市场提升项目

重塑三七交易模式,提升产业效率

项目通过将目前的三七交易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成为一个集交易、仓储、服务、配套和信息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化平台。立足文山三七产业优势,构建全球三七产业生态圈,重塑三七交易模式,提升产业效率,推动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山三七品牌走向世界。

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建设:

第一期为2025—2026年。首先,对市场整体及大棚外观、大门、道路鲜品、红籽交易区增设雨棚、景观绿化、道路等进行升级改造;其次,对大棚内部的药材堆放进行离地存储升级改造;第三,对数字化交易平台及交易区智能化进行部分增设改造。

第二期为2027—2028年。首先,对大棚内部三七产业服务办事大厅进行设计改造;其次,对大棚内部三七综合商业配套中心进行设计改造;第三,对大棚内部质保交割仓进行设计改造;第四,对数字化交易平台及交易区智能化进行全面配套改造等。

该项目定位为“三个最大、一个唯一、一个标杆”,即:全球最大三七专业智慧交易中心;全球最大三七产地质保交判仓;全球最大三七健康产品展示、选品中心;全球唯一“文山三七”品牌授权中心;全球中药材数智化产地交易市场标杆。

提升后的文山三七综合交易市场包含了数智三七专业交易中心、三七质保交割仓、综合商业配套中心、产业服务办事大厅、产业数智信息中心5种业态,旨在通过线上平台和智能匹配,提升整体交易量,缩短交易周期。同时,为产业各主体提供便捷服务,指导科学生产,解决融资难题,提高企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文山三七新质生产力孵化园项目

打造新一代中药材种业引擎

该项目由文山三七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聚焦中药材产业长期存在的品种老化、种苗质量多差不齐等瓶颈问题,直面产业“种源瓶颈”,以三七为核心,并重点拓展金毛狗脊、小黄姜、砂仁、白及、滇重楼等特色药材,建设集品种选育、脱毒快繁、智能育苗、质量检测、数字交易、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种苗采育中心,打造集“资源保护-技术研发-智能生产-市场服务”于一体的新一代中药材种业引擎。

项目占地180亩,总投资超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优质种苗超1亿株,年产值可达2.5亿元;预计3-5年内,将覆盖156个云南道地药材品种的研发与繁育,重点推动50个品种实现良种化,种苗市场占有率突破30%,带动周边50万亩药材种植,助力农民增收超10亿元。项目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中药材种苗繁育与供应中心,推动云南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全面升级。(开屏新闻 记者罗宗伟 文 文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