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老年助餐服务 以民生创新绘就“六个春城”新图景
昆明信息港    11-10 16:37:26

一碗热饭,承载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更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温度。近日,昆明市民政局的回复让270 个老年助餐服务站(点)、日均7.26万人次的服务数据走进公众视野。这看似寻常的民生服务,实则是昆明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城市发展动能、践行“六个春城”建设、丰富“旅居云南・昆明实践”的生动注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篇章。

 从2021年率先印发《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工作方案》,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市政府“10 件惠民实事”,到2024年联合11部门出台专项方案,昆明始终以政策创新为引领,构建起系统完备的助餐服务制度体系。制度创新打破了部门壁垒,统筹发改、人社等多方资源,为助餐服务的规模化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昆明创新提出“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摆脱了单一依赖政府投入的传统模式,通过市场化思维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热情,让助餐服务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在服务设施布局上,昆明立足老年人口密度、分布状况等实际情况,统筹盘活闲置资源,优化功能布局,实现了服务半径的科学覆盖,精准化、高效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恰恰是“效率革命”的生动体现。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老年助餐服务从“有”向“优”转变,更以民生领域的突破为春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老年助餐服务的深入推进,更是昆明“六个春城建设的具象化表达,勾勒出幸福春城的底色。昆明通过完善助餐服务网络,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是幸福春城建设的核心要义。在助餐服务站(点),无论是否为本地户籍、无论身体状况如何,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这种包容普惠的服务理念,契合了“开放春城”的内涵,让每一位生活在昆明的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包容与善意。服务过程中,从食材采购到烹饪制作,从场所管理到人员服务,昆明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注重服务质量,将“安全春城”建设在民生领域得到具体落实。此外,助餐服务站(点)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为“绿色春城”添砖加瓦;各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共建模式,彰显了“和谐春城”的生动气象;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精神,正是“创新春城”的鲜活实践。一碗热饭串联起“六个春城”的建设目标,让宏伟蓝图在民生细节中落地生根。

在“旅居云南・昆明实践”中,老年助餐服务更成为一张温暖的城市名片,讲述着动人的旅居故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昆明的诠释里,既包含着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民生温度。对于旅居昆明的老年群体而言,助餐服务站(点)不仅解决了他们的饮食难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他乡即故乡”的归属感。无须费心做饭,便能在社区附近享受到营养均衡、价格实惠的饭菜,便捷的生活服务让旅居老人能够更从容地感受昆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许多旅居老人通过助餐服务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流中分享旅居见闻,感受昆明的包容与热情。而昆明在助餐服务中注重菜品的营养搭配、口味适配,甚至考虑到不同地域老人的饮食习惯,精细化的服务理念让“旅居云南”的体验更加温馨舒适。老年助餐服务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旅居老人感受到昆明的温暖与善意,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真切的昆明表达。

昆明老年助餐服务的发展之路,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方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助餐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昆明拟在 2025 年新增 8 个老年幸福食堂,这一规划既回应了民生需求,更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未来,昆明可进一步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助餐服务,搭建线上预约、智能点餐、精准配送的服务平台,让服务更高效、更便捷;可结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出个性化营养配餐服务,联动医疗机构提供健康咨询、食疗指导,拓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还可将助餐服务与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其他养老服务相结合,构建“一站式”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助餐服务成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引爆点。通过持续创新,昆明不仅能让老年助餐服务成为民生领域的标杆,更能以养老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能级提升开辟新路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昆明的老年助餐服务,看似是一餐饭的保障,实则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六个春城”落地生根、旅居品牌持续升级的生动实践。它以思想的锐度破解民生难题,以洞察的深度诠释城市理念,以情感的温度温暖万千群众,以创意的维度开拓发展新局。随着昆明持续深化民生领域的创新与实践,必将让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更加强劲,让“六个春城”的图景更加壮美,让“旅居云南・昆明实践”的故事更加动人,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