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庆县始终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理念,在云南省、临沧市搬迁安置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累计投入4.49亿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成马庄、团山、永发、兴发、兴旺等16个移民新村。通过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16934名移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下了幸福新图景。
庭院生金
方寸天地撑起致富大舞台
走进凤庆县洛党镇大兴村兴发自然村,一个个雅致的移民小院整齐排列,洁净的巷道蜿蜒延伸,院内外鲜花绽放、林木葱郁,一派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在“娜娜的小院”里,果树环绕着凉亭,移民王连娜边整理餐桌边笑着说:“现在守着院子做餐饮,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比以前在老家强太多了。”依托凤庆、云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她家的庭院餐饮成了“一刻钟经济消费圈”里的热门打卡地。

兴发移民安置点
这样的幸福蜕变,源于凤庆县对庭院经济的精准培育与大力扶持。针对洛党镇大兴村兴旺、兴发两个安置点1000多名移民的致富需求,凤庆县创新推出“移民户自筹+奖补资金+互助借款”三轮驱动模式,按户提供1万元至3万元奖补资金和10万元以内互助借款,引导移民群众以庭院为载体,探索发展“小院经济”,拓宽收入渠道。政策红利激活了移民的创业热情。如今,兴旺、兴发已成功培育特色庭院25户、微商铺6间,带动12户移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实现了“院院有项目、户户有收益”。
“自2023年发展庭院经济以来,移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已超2万元。”凤庆县洛党镇大兴村党总支书记杨亚光介绍,更可喜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移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转变,从传统思维转向新思维,彻底融入了当地生活。
文旅赋能
移民新村激发跨越新动能
在2025年的大兴村美食节上,移民杨继清的手工面条成了“明星产品”。从鲁史镇迁入安置点后,杨继清重拾祖传制面手艺,创办了杨氏面条加工坊。他做的面条筋道醇香,备受游客青睐。“从以前‘靠补偿过日子’到现在‘靠手艺挣大钱’,日子过得踏实又有奔头。”杨继清的感慨道出了许多移民群众的心声。

兴旺村举办乡村美食节。
为激活移民新村经济活力,洛党镇大兴村兴旺移民自然村已连续举办两届“乡村美食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自浙江杭州的王小丽和朋友参加了两届美食节,她说:“在这里既能看美景、品红茶、听民歌,还能吃上地道的民间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为了抓住美食节带来的流量红利,移民群众纷纷打开家门、喜迎宾客,在自家庭院摆起特色摊位,将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手工制作的美食变为热销商品,以美食为纽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我们依托大兴村的区位优势,打造‘一刻钟经济消费圈’,让美食节成为移民群众展示庭院经济成果、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平台。”凤庆县洛党镇人大主席李星珊介绍。
除了美食,凤庆县大兴村还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大力发展旅居产业。夜幕下,灯火通明的温泉房产营地里,来自南昌的房车旅游达人李艳君正在直播分享旅居体验:“这里四季如春,可以泡温泉、赏美景,简直是旅居的天堂。”来自新疆的段彦勇夫妇更是第三次来此过冬,他们对凤庆的养生环境情有独钟:“冬天温暖,夏天凉快,比家里还舒服。闲暇时遛狗、煮茶、赶集、泡温泉,太惬意了。”
自2024年10月底运营以来,该营地已接待房车58辆,多数游客的旅居时长超过15天,最长计划停留3个月。“‘候鸟’引‘候鸟’。随着口碑不断传播,后续还会有更多游客来这里过冬。”大兴温泉度假村负责人龚建成充满信心地说。
如今,凤庆县已确定旅居试点22个,探索候鸟式、疗养式、商务式、青创式、体验式5种旅居模式,将温泉康养、田园休闲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既为游客提供了“诗和远方”,也为移民群众拓宽了增收路径。
林下掘金
产业联动夯实增收根基
“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挣80元,我自己还种了坚果、养了猪,一年收入大概有20万元。”在洛党镇大兴村凤庆红色富民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里,移民群众罗伟军一边除草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基地里,坚果树葱翠繁茂,树下套种的红花、玉米、向日葵、旱稻、折耳根、蓝莓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

移民种植的临沧坚果喜获丰收。
大兴村是凤庆县典型的移民聚居村,2014年,移民群众王之军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牵头组建了凤庆红色富民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租赁土地集中打造产业示范点,引领移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
如今,红色富民公司已成功打造林粮、林药、林菜、林蔬、林畜、林禽等“林下+”特色种养基地1990.7亩。其中,综合种植示范基地503亩、农户入股土地种植1487.7亩。种养资本投入、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全部由公司承担。“我们的农产品品质好、销路好、收益好。去年公司收入达120多万元,还为村集体增收4.6万元。”王之军骄傲地说。
以小庭院撬动大发展,从政策扶持到多元增收,凤庆县移民新村的华丽蜕变,既彰显了政策的温度,也展现了移民工作的力度。如今的凤庆县,16个移民新村已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文旅融合三重跨越,移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云南日报 通讯员张宁 罗恒春 记者姜定才 图片由凤庆县融媒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