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陶韵新潮:紫陶开窑盲盒引客来 千年窑火焕新彩
昆明信息港    11-15 11:39:50

窑门开启,热气微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紫陶作品在期待的目光中“出窑”,等候着它们的主人。这不是传统的工坊交货,而是一场融合了传统与趣味的“紫陶开窑盲盒”体验现场。

11月14日下午,在云南浪鬼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故山秋•远山店的传统龙窑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窑活动正在举行。与以往不同,本次开窑引入了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让游客通过选号方式,亲历开窑全过程,并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紫陶惊喜。

“大家可以自行抽签选号,今天总共有50个号,窑里面有咖啡杯、盘子、碗、马克杯等等,待会儿开窑之后根据选号凭证分发紫陶。”工作人员解释道。

“1号!是一件纹路、色彩都漂亮的马克杯!”游客从窑工手中取到自己的作品后,难掩兴奋地展示着,“这种未知的惊喜很让人上瘾!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窑的会是温润的茶壶、古朴的汽锅,还是色彩斑斓的花瓶,每一件都带着窑变的独特印记,这是工业流水线产品无法比拟的魅力。”

开窑瞬间,窑内热气扑面,一件件历经烈火淬炼的紫陶作品静静陈列,素坯已成玉,绘画赋其魂。游客们排列等待叫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这种将古老开窑仪式与现代消费心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让千年陶艺以更鲜活、更互动的方式走进普通游客的视野。

在体验开窑惊喜之余,更多的游客选择走进紫陶街或产业园区的体验工坊,亲手触摸建水紫陶的灵魂。在老匠人的指导下,游客们陆续坐在拉坯机前,双手沾满泥水,感受温润的泥土在指尖流动、旋转、逐渐成型。“用力的均匀是关键,心要静,手要稳。”老匠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着“拉坯、利坯、装饰、烧制”等古法流程。尽管初学者们的作品大多歪歪扭扭,但那份与千年传统工艺零距离接触的快乐,却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白天的紫陶文化产业园区,是技艺传承与艺术创新的试验场;而当夜幕降临,热闹便转向了紫陶街。红灯笼如繁星亮起,烧豆腐的焦香、草芽米线的清香与汽锅鸡的浓香在空气中交织。

收获“盲盒”紫陶的游客们,心满意足地坐在小吃摊前,一边品尝地道的建水美食,一边与同伴交流着各自的“战利品”。朝阳楼广场上的特色民族表演,歌声与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艺术的雅致与生活的烟火在此刻完美融合,构成了建水古城独一无二的温润与鲜活。

从静观到参与,从购买到体验,建水紫陶文化产业正通过“开窑盲盒”“手工体验”等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文化的单向传播模式。它不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或一个产业园区,更成为一个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鲜活文化场域。在这里,千年窑火因每一个参与者的亲手触摸和真心期待而焕发新生,古老的建水紫陶,正以其越发年轻的姿态,从古城走向全国,从传统走向世界。(昆明信息港 记者周姝雅)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